第295章 进退两难的皇帝(1 / 4)
其实程不器并不知道,蔡德全几人是凭借什么手段,看出这些供词的真假,但这样也省去了一些繁杂的工作,免得自己再费尽心思还要证明真假。
接下来就只需要等着皇帝的处置手段,并在适当的时机,将这团科考大案的火,烧到皇帝本人身上。
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李承安的脸色阴晴变化不断,并且意识到这一次确实被李承怀胆大的行为所连累,第一次明白过来,自己这个皇弟竟然敢如此胆大包天,将手已经伸进了科举之中。
李承安当然不知道李承怀将王尚可掉包成许文德一事,若是知道他敢如此行事,至少也不会引火烧身般将这个假王尚可钦点为新科状元。
以李承安的精明,以及对事物轻重缓急的把握,绝不会为了一个自家皇弟看上的未来女婿,甘愿冒这种风险,一旦被人抖落出来,自己以及皇室的名声必然会大受折损。
这一次确实是李承怀故意隐瞒,但从他的角度来看,安排的如此精密一事,很难有外人知晓,而且他一直自信,以他的身份地位,根本很难有人敢彻查此事,而且自信认为,皇帝会为他撑腰。
如果这一次在科考之中动手脚一事,不是程不器追究,而是放任长安城内其他任何一个官员来查探,都不可能有真相大白的一天,因为所有涉案官员都可以在李承怀的支持下,对查案者强硬回应。
可程不器却是这其中的特殊一人,因为他的真正地位,不低于成亲王李承怀,甚至因为背后有着威王府,就是当朝皇帝李承安本人,对他也得态度温和,何况一些小官小吏。
也确实如此,面对程不器的凶威,尤其亲眼见证了他以雷霆手段直接就灭掉了忠毅侯父子,即使当街与三皇子李宣刀兵相向,直接斩杀他两名贴身高手护卫,皇帝本人都不敢加大罪责于其身,褚成青等人面对程不器时,当然想象过自己直接被程不器砍掉脑袋的后果,自然不敢愚昧地替李承怀守口如瓶。
此时此刻,程不器彻底地将这件事抖落在满朝文武面前,等待着皇帝本人的裁决。
李承安此时默不作声,暂时收敛了一个帝王的威严,心中犹豫不决,但并非是为了如何替李承怀开脱而犹豫。
李承安此时心中所想的,而是如何避免程不器利用科考一事,将污水也泼到自己身上,李承安虽然对程不器不算十分了解,但从他的几次行事不难推测出,这个丝毫不将皇家威严看在眼里的威王世子,绝对不会轻易与自己这个大周皇帝和解。
何况此时两人面面相对不过数丈距离,李承安更能清晰感受到来自程不器的强烈敌意,知道他所作所为,不会只是为了针对一个成亲王而已,一定还有更大的目的。
不过有一点让李承安心中稍感轻松,那就是眼前仍旧被关押在囚车内的李承怀,并不是一个完全只懂得依仗身份行事的傻子,对一些微妙的局势也有很敏感的认知。
李承怀自从被程不器当街劫持,有过两次当面的谈话之后,尤其发现向来手段凶狠的程不器,并未对自己动用一些狠决的手段时,就知道自己并非是这个威王世子的攻击对象。
李承怀自己心中清楚,他背后的依靠只有当今的大周皇帝李承安,所以明白这一点之后,敏感地意识到了程不器的用意,就是想借用这次科考一事,将皇帝的名声搞臭,让整个李氏皇族的颜面扫地。
跟随并完全效忠皇帝李承安多年,李承怀对自己这个兄长还是十分了解,在此时此刻,绝不会冒险来保全自己,而且他也擅于使出弃车保帅的逆转杀招,自己哭着喊着要皇帝为他主持公道,救他一命,反而只会适得其反引得皇帝本人的厌恶。
李承怀一反常态,显得无比从容镇定,只是对着皇帝的方向,在囚车内跪拜不起,等待着皇帝的处罚,已经准备好了被皇帝一脚踢开。
若是对自己动用亲王之尊的身份,在科考时收买主考官员,为自家后辈打通官场冒名顶替他人,最终获封功名一事供认不讳,皇帝就有理由直接定罪,自然也就不会继续追查,并牵扯到皇帝本人。
李承怀愿意用主动让皇帝舍弃自己,反而还会让皇帝顾念一些旧情,也许事后真正的处罚也不会太过严厉,即或是被判一死,也能保全成亲王府上下其他人,外人也不会逼着皇帝更下狠手。
李承安心中所想也确实如此,所以面对李承怀的默不作声,皇帝本人也并未严词追问,只是在心中急速盘旋着,思考着一个万全之策,但直到此刻,李承怀并没有主动开口认罪,李承安尚未给他定罪。
而且在这短短的一刻钟之内,程不器也显得十分有耐心,等着李承安思考犹豫,只是对囚车内李承怀的沉着稍感意外,明白这位成亲王,为何自落入手中之后,就并未有过情绪十分激动的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