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始作俑者(2 / 3)
这暗中定是有人推波助澜,造的这场声势。
特别是那个叫陶恒的举人,在云兮楼醉酒后写在题词壁上的那句诗,“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
就是这首诗一夜之间令陶恒名声大噪,也传入了天子耳中。
天子震怒,一时之间把西凉王府推到了风口浪尖,这是西凉王府大难临头前烧得最旺的一把火。
只怕没有一个君王,能容忍得了一个臣子的功绩和美名能高过自己吧,更何况是手持重兵的王爷,皇上的亲弟弟。
如今自己远在西北,这朝堂上的事,她这个十岁女娃还插不上手,她也只能先搅一搅坊间这潭浑水了。
天下的悠悠众口难堵,堵陶恒这一人之口,怕是容易。
柳雨璃坐在书案前,细细回想起来。
前世陶恒风头过去后,这首诗被丞相许姜列为反诗典例,那些替陶恒鸣不平的士子文人,也被剥了功名。
本是当今皇上登基后每三年便开设一次的恩科也被取消了,寒了天下无数读书人的心。
后来,因为这首反诗陶恒被下令抄家,陶恒东躲西藏成了漏网之鱼。
紧接着,凉州便发生了一件,不,应是三件骇人听闻的惨案。
陶恒屠了通判曹良满门,接着杀了个新上任的知县,后又杀了知州吴兴。
命案接二连三的发生,全都是陶恒一人所为。当年自己在御书房里翻找西凉王府卷宗时,曾无意间看到过关于陶恒的这个卷宗。
具体是因为什么杀得这些朝廷官员,柳雨璃倒是记不太清了,好像是民告官,官官相护之类的。
但她印象很深的是自皇上登基以来,由朝廷下发的第一封海捕文书,就是通缉陶恒的。
后来,这个陶恒并没有被绳之以法,而是又留了一首词后便销声匿迹于江湖之中,这首词写的是:“人命关天无人管,一首醉诗索命源。”
再后来,坊间里有人说陶恒落草为寇,成了婆娑岭的大当家,不知是真是假。
柳雨璃记得前世是在夏日里看到的这个卷宗,硬是让她打了个寒颤。
陶恒倒是个人物,心狠手辣,只是不知背后究竟靠得是哪家的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