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清河万人之难(3 / 3)
而万人,指的是拓跋珪一个非常宠信的妃子,这妃子就叫万人。虽说拓跋珪一晚上换八张床睡觉,但总有几个小时是要留给万人的。
但拓跋珪不知道的是,自己最宠信的妃子竟然和自己的儿子拓跋绍有一腿(我说你们家的关系可真够乱的,拓跋珪跟小姨生了拓跋绍,儿子又跟老爹共用一个妃子。
拓跋绍为了刺杀老爹成功,骗万人说:他俩私通的事情被拓跋珪知道了,必须在拓跋珪动手之前先下手为强。
万人为了保命,不但透露了拓跋珪几时几刻睡在哪,还撤掉了拓跋珪门口站岗的保镖,拿走了拓跋珪枕头下的刀、床头的弓,最终导致手无寸铁的拓跋珪活活被儿子剁死。
唉……你说这事闹得,早知道只是清河王拓跋绍和妃子万人作乱,何必屠戮清河郡一万个无辜的百姓啊。
(唯爱妾名万人知其处。万人与珪子清河王私通,虑事觉,欲杀珪,令万人为内应。夜伺珪独处,杀之。
弑父的拓跋绍,说到底,只是个16岁的孩子,放在现在,才刚刚上高一。他为了救老妈贺兰氏,带着小混混们“激情犯罪”砍了老爸,但激情退却之后,他马上就变得手足无措,根本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
问题是:人家文武百官已经在宫门外列队整齐,准备上朝了,可宫门却迟迟没有打开,总不能,就一直这么关着吧?
最终,拓跋绍下定决心,谎称皇帝有诏书要宣布,让文武百官列队接旨。
文武百官们整理好衣冠、整整齐齐站在宫门外,都准备洗耳恭听拓跋珪有什么重要的指示,但直到当天中午,宫门才敞开一条缝,拓跋绍在宫门里面畏畏缩缩地露出半个脑袋,心虚地问道:“我有叔叔,也有哥哥,你们要拥立谁啊?”
在场的文武百官们集体懵了:“啥???拓跋绍这孩子怎么在宫里?皇帝拓跋珪呢?什么叫拥立谁?”大伙集体愣了五秒钟后,又集体反应过来是咋回事了:感情拓跋绍这熊孩子把他爹给杀了啊!我嘞个去!这这这……这怎么说变天就变天啊!
文武百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知道是非之地不可久留,不约而同地脚底抹油、集体开溜。
(宫门至日中不开。绍称诏,集百官于端门前。绍从门扉间谓百官曰:“我有叔父,亦有兄,公卿欲从谁?”众愕然失色,莫有对者。众乃知宫车晏驾,而不测其故,莫敢出声。
整个北魏,唯一能镇得住朝野、贵族、各部落首领的雄主拓跋珪死了。之前被拓跋珪拆散到各郡县的部落大佬们立马就不安分起来,他们纷纷点燃烽火、派遣传令官到各郡县,聚拢部众,准备抢夺北魏的皇帝位。北魏正在面临自建国以来,最大的危机。
而16岁的拓跋绍,应对这场危机的方式就比较搞笑了:一方面,拓跋绍将皇宫内所有的布帛都搬了出来,贿赂文武百官,请求他们不要作乱;另一方面,为了防止哥哥拓跋嗣回来争皇位,拓跋绍派遣亲信,四处探访拓跋嗣的下落,想要把他哥也给杀了。
(朝野恟恟,人怀异志。肥如侯贺护举烽于安阳城北,贺兰部人皆赴之,其馀诸部亦各屯聚。绍闻人情不安,大出布帛赐王已下……绍募人求访嗣,欲杀之。
文武百官方面,礼照收、事不办,继续专心致志谋划造反事宜;拓跋嗣方面,得知了拓跋绍谋害父皇、正在到处捕杀自己的消息。
拓跋嗣的手段,就比拓跋绍精明多了,他将自己的行踪藏得更加隐蔽,让亲信王洛儿火速赶往北魏首都平城,联络到自己的铁杆心腹安同将军。
手握重军的安同将军,立即率领部队,将拓跋嗣迎立回京城,并迅速将拓跋绍一党,连同他老妈贺兰氏,一起缉拿归案。
拓跋嗣召集北魏文武百官,现场将拓跋绍为首的弑君逆贼做成“人肉刺身”,分给文武百官食用(也不知道他们有没有蘸酱油和芥末。
(王洛儿为嗣往来平城,通问大臣,夜,告安远将军安同等。众闻之,翕然响应,争出奉迎。嗣至城西,卫士执绍送之。嗣杀绍及其母贺氏,并诛绍帐下及宦官宫人为内应者十馀人。其先犯乘舆者,群臣脔食之。
这一骇人听闻的场面,极大地震慑了刚刚还在想着如何如何造反的北魏官员和部落大佬们,北魏这场“清河万人之难”,总算平稳化解;曾经的那个“跑路太子”拓跋嗣,自此成为北魏第二任皇帝。
因为拓跋珪颁布的很多改革措施,需要进一步优化和落实;拓跋珪执政后期,犯下很多错误需要拨乱反正;拓跋嗣继位伊始,跟多情况需要熟悉、很多工作需要谋划。
所以,北魏暂时采取整顿政务、休养生息的政策,挂起了“免战牌”,暂时消停了下来。
上述便是北魏和后秦“柴壁之战”之后,作为战胜国的北魏这几年发生的事情了。下一章,我们再去瞧瞧“柴壁之战”的战败国,后秦,这些年又干了些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