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4 章 登南岳山(2 / 13)
扶苏察觉到了她们的视线。
他叹了口气,说道:
“方才夫人们给了赏钱,如今再去叮嘱这样的话,只怕也没用了。”
有年轻的新妇好奇追问为何,显然是没什么生活经验的。不必扶苏解释,和她同行的夫人就恍然大悟,说出了缘由。
“他们原就是为了能得赏钱才拼命,如今尝到了甜头,就更不可能放弃了。”
若今天没有赏钱,他们还会觉得得不偿失而放弃。可赏钱都到手了,只会激励更多的船员学着他们这样干。
这些船员大多是庶民出身,还挣扎在温饱线上。对很多穷人来讲,受伤和死亡不算什么,没有换钱重要。
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
譬如唐朝时期柳宗元写过一篇《捕蛇者说》,记录了他在永州任官时在当地走访的一件事。
永州有一种蛇捉之可以抵税,有个姓蒋的人家往上数三代都在靠捉它享受不用交税的好处。为此,他的祖父、父亲等都死在蛇口中,但他们家里还是前赴后继地投入这项事业。
因为蒋家没得选,不靠捕蛇抵税,家里就要活不下去。捕蛇顶多死一两个,不捕全家都要饿死。
能给秦王当船员的庶民虽然不至于混得这么惨,可大家都是从穷苦日子里过来的。以前秦国搞的驭民五术让庶民家无闲钱,一旦犯罪就交不出规定的罚金,然后要么卖身作隶臣妾、要么上战场拼军功。
大家过惯了缺钱的日子,有机会赚钱如何能甘心放弃?更何况为秦王捉大鱼,还有机会得到王上的赏识。
夫人们想到这里唏嘘一声。
这件事很难解决,哪怕知道了一切,再遇到有人这么不要命地下去捉鱼,她们还是会忍不住给些赏钱。
因为那些人需要的就是这个,只有给他们钱才能改善他们的近况。即便不让他们去捉大鱼,他们也会想出别的法子。
扶苏对侍者说道:
“大鱼不如小鱼肉嫩,你去同他们说一声,那些常见的鱼我与父亲已经吃腻了。听闻江中有不少新奇的鱼类,以后多换着花样上吧,最好是肉质鲜美些的。”
捞鲜美或是稀罕的小鱼,顶多是多下水几次,远不如捞大鱼危险。而且很多时候连下水也不必,直接在船上撒网即可。
扶苏又吩咐他们乘小船去撒网,不许轻易下水。如此一来,便解决了这个问题。
回到书房之后,秦王问起大鱼的事。
秦王政自持身份,不好过去看热闹。况且大鱼他也不是没见过,只是没见过活的。
扶苏形容了一下那条鱼的体型,末了又道:
“听闻海中这样大的鱼很是常见,还有一些虾蟹也能长到非常大。”
他以前吃过,但吃的也不是鲜活的,所以扶苏对海边十分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