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三个保证(1 / 2)
“谁说我要让老员工下岗了?”
沈旭东自然且平静的语气,一下子打在了凌厂长的心上,让原本想继续打感情牌的凌厂长都神情轻松了几分。
“您不是说要股份制改革么?那不就相当于成民营企业,没铁饭碗了么?我听说很多民营企业只要年纪大了,干活手脚不麻利,都会被赶走。而且听魔都那些改革的企业,下岗的工人都是一大片,我也以为。。”
凌厂长听沈旭东的意思,是不准备大规模让老员工下岗,因为不清楚他具体想法还是问了嘴。
“凌厂长,您真觉得厂里需要下岗的是普通工人么?还是说您认为我只会朝普通工人开刀?”
沈旭东淡淡的看着凌厂长,虽然棉纺厂变成如今这副模样算是时代的大势,也是长久以来国营厂管理的松懈和政策堆积的原因。
但棉纺厂如今走下坡路的可不光是因为生产以及经营问题,更多的责任作为厂长的他肯定也是有相当大的部分。
“凌厂长,你实话说,厂里的人员编制有多少?作为管理层的干部有多少?一线员工有多少?空编制以及七七八八不干活的人有多少?”
沈旭东这一连串的提问,让凌厂长脸上有些出汗,并且神色有几分愧疚。
“沈书记,咱们厂编制应该有4000人左右,至于管理干部以及具体一线员工很难统计,有些空编制是因为不少人停薪留职不在厂里干了。”凌厂长稍微解释了几句,可能是一直在厂里的原因,对于厂里许多不合理的情况都已经习以为常。
“我派人调查过棉纺厂,虽然没看过你们厂具体的财务以及编制情况。但是你们厂实际每日出勤的在厂里的绝对不超过三千人,至于一线的参与生产的员工绝对不超过一千五百人!”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么?相当于1\/3的工人养着全厂人,你觉得我这次股份制改革是冲着这些一线工人么?我冲的就是你们厂臃肿的管理层,还有七七八八的理都理不清的编制问题,真正做到按劳分配!”
“不可能!沈书记咱们厂管理层算上中下层以及车间管理者,撑死也就三四百号人!”凌厂长一副沈旭东搞错的样子。
“算上办公室人员呢?我说的管理层可不包括车间管理者,他们其实空闲时间也需要参与劳动,这点我清楚。”
“我口中的管理层是指厂里的各个科室,其他的我不清楚,但光你们厂后勤那块就有37个办公室,近700号人。”
沈旭东这块数据最初是根据小卓统计的情况来的,后边跟吴书记谈过后又专门找同志过去聊过,确认过厂里的一些具体情况。
这方面其实找工人一打听就清楚了,毕竟一线工人对于整个厂最了解,清楚的知道厂里真正工作的多少人,有多少人是看都看不到的。
而且这年头其实坐办公室的也算是干部,一般就叫干事。放到后世可能就是普通打工者,但在这年头把这些人算到管理层中也不算过分。
凌厂长听到这儿是哑口无言,他开始还想辩解几句,想着说厂里管理还算认真,他们厂领导每天也是在厂里关注着厂里的生产销售等方方面面。
但听到沈旭东给出的厂里客观数据,凌厂长也是第一次从外人的角度观察自己带领的棉纺厂。
回想起82年开始,厂里刚刚改制,趁着改革开放的东风的经营一年比一年红火,招的人也越来越多。
不少人就是在那时候开始,关系进来的也好,还是厂里提拔的也好,反正有些心思的都陆续调入了办公室。
直到85年,厂里到经营达到了顶峰,市里县里给厂里的招工计划指标也越来越多。
也是从那时候起,厂里的办公室成立的越来越多,不少有关系进来的同志都想着去办公室不愿意去一线干活,慢慢都调入了这些办公室中,在经历几次没怎么起效的改革后,科室就更加臃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