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4章 --杨鸿儒与科举(2 / 3)
而策论就更好解释了--就是考验你处理问题的能力。和现在公物猿考试的申论有异曲同工之妙。一般的题目都是出一个现象让你进行讨论或者出一个难题让你解答。</p>
在阅卷策论的时候,阅卷评委一会看你字写的咋样,二会看你的文采咋样,三会看你处理问题、看问题的角度如何...这三样你要是合了阅卷老师的眼缘...</p>
恭喜你!</p>
金榜题名不是梦!</p>
后世大明的八股文就是策论的格式发展到巅峰之后的固定套路,就跟现代申论大作文的“四段二分法”、“五段三分法”能得高分差不多。</p>
(杨老师还真参加过公物猿考试,五百人竞争一个岗位,我考第三...嗯,只要一个!淦!)</p>
这年头的策论还停留在各种华丽上边,杨鸿儒觉得在文豪辈出的北宋,慕容复这水平考上进士的几率不高。</p>
不过杨鸿儒是谁?</p>
朝阳区青年语文名师啊!</p>
一对一都辅导不出来一个慕容复,那他还混不混了?现在的科举可没有以后的高考竞争强!整个大宋能参加科举的读书人满打满算才上万!而二十一世纪的高考呢?上千万啊!</p>
对于考试技巧,杨鸿儒都快琢磨透了!</p>
你以为古代科举没有复习技巧?开玩乐!永远不要小看二十一世纪复习辅导老师的强力!只要能搞到前三届科举的真题,杨鸿儒就能分析出下次的出题方向!</p>
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君不见,有多少语文老师能在高考之前押中作文!无他,唯手熟尔!</p>
自古真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动人心!</p>
考试套路谁最强?民附中学找老杨!</p>
杨鸿儒给慕容复拿出的复习方案在这个年代简直就是降维打击!</p>
明经这玩意没有捷径--就是背!当然,背和背是不同的...有些经义就很热门,有些经义就很冷门。这玩意就跟高考热点古诗词似的,很考验指导教师的眼力。</p>
不过好在慕容复记性贼好--他从小就博览各派武学,没有好记性他能练会吗?背武功秘籍和背先贤经义的唯一区别就是内容不一样呗!</p>
实际上,多看看这些玩意对练武也有好处--君不见一代大佬黄裳是怎么研究出来《九阴真经》的?</p>
看书看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