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除夕(1 / 2)
贾旭一行到达临安府时,已是腊月三十的中午,开庆元年的最后一天。
宋代即有守岁的习俗,无论达官显贵还是小户人家,待到日落之后,都要留在家中,与家人一起度过一年的最后一天。但是下午时分,街上还是特别的热闹。
城里到处都是乒乒乓乓的响声。宋代时的人们已经普遍开始用纸包火药制成爆竹,除夕、春节放爆竹之风俗盛行,即使皇家也是如此,“禁中爆竹山呼,闻声于外。”宫外的大街小巷也都有人竞相燃放,有单响、双响、连响,甚至还有飞上天空才爆响的二踢脚。此起彼伏的爆炸声,代表着辞旧迎新之际,人们心中对新的一年的美好心愿。驱邪避祸、祝福期待、欢度喜庆,万般心境被高度凝练,化为一声接着一声的“砰”,就好比后世所有说不出来的话都可以归纳为一句“卧槽”一样。
道路两旁的店铺也都是忙忙碌碌。店主们正抓紧时间做最后的盘点,有的愁眉苦脸,有的喜笑颜开。店员们就不用太多的考虑这些,拿着老板封的红包,连声称谢,然后急忙到街边的小商贩那里,买一个做工精巧的小簪子给家中的夫人,几包软糯的糕点糖果给老人和孩子。
小贩们也抓紧今年最后的时光,卖力的吆喝着,向来往匆匆的人们介绍自己的物什,多赚的一分是一分。他们面前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商品,最多的当然是各类食品、饮子,除此之外还有瓷器、衣箱、火柴、肥皂、报纸,甚至是猫粮和假发。
最受妇人们欢迎的自然是头面、首饰,不时有些小娘子、少夫人,会被吆喝声吸引,驻足在琳琅满目的小商品前挑挑拣拣,拎起这个比一比,拿起那个戴一戴,好半天都做不出决定。小贩们也不催促,耐心的解释、夸赞着,只有夫人们身边的孩子缺乏耐心,总是被街上各式各样的东西吸引了注意,不住叫嚷着要去那处看看。
一路行来的贾旭,从边城的萧条肃杀,到渡过长江后的渐有人气,再到临安府里的熙熙攘攘,相较之下,天差地别,恍若隔世。身边不断擦身而过的人们,洋溢着各种各样的笑容,浑然不觉这已是最后的繁华,十几年后,北方蛮族的铁骑,就将毫不犹豫的踏破他们对生活的小期许,粉碎每个清晨让人不愿醒来的迷梦。
偌大个临安城,自西门而入,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牵马而行,到城南的贾府时,已近傍晚。早有人提前通知府中,公子今日归家,门口、前院内站满了迎接的女眷和下人。
贾旭幼年丧母,贾似道又一直未曾续弦,家里的小妾虽然着实不少,但严格说起,身为嫡长子的他才是家里除贾似道外地位最高的人。故而之前贾似道受皇命在两淮屯田,虽然反复去信家中,教人对贾旭严加管教,可贾旭依然整日游街跨马、嬉笑胡闹的原因——压根就没有人敢管他。
就好比现在,昨日贾旭派人先来告知行程,今日贾似道的诸多姬妾早早的就收拾妥当,等在前院,恭迎贾府的少主回府。
而贾旭刚一进门,就看见十余位穿着各色长裙和长袖衫、浓妆淡抹各擅胜场的娇滴滴的美艳少妇,一字排开,毕恭毕敬的样子,让他霎那间有些恍惚,差点脱口而出一句“38号和66号留下,其他的回去吧。”
唉,真是不知道该羡慕贾似道艳福不浅呢,还是该笑话他这样都只有一个儿子,真是没用呢?
众姬妾在家中地位最高的黄氏带领下,齐齐的向贾旭行万福礼,顿时响起“恭迎少主回府”的娇声一片。随后周围的奴仆下人们随后也纷纷行礼,几百人也喊不齐,乱糟糟的一片。
贾旭急忙上前几步,拖着手臂,将黄氏轻轻扶起,说着:“小娘不必多礼。”
黄氏之所以在贾府众姬妾中地位最高,一是年龄最大,伺候贾似道的年头最久,当然她今年也不过才三十七岁,依然是风姿绰约、韵味犹存;再者她还为贾似道生了个女儿(已配给范文虎为妻),是除了早逝的贾母之外后宅中唯一一个生养过的妾室,地位自然与其他人不同。早先也就是她,偶尔还能有胆量去劝导贾旭几句,虽然他从来也未曾听过就是了。
可即使如此,当贾旭客客气气的将她扶起时,依然把她吓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