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治县之义仓安民(1 / 2)
想不明白的事情,先丢去一边,张晟的心思又一次回到了议事之上。
“石头,你们这一次做编户齐民,顺便把里乡的建设工作一并操持下,原有的里、乡,恢复起来。里正由我们的人担任,乡长以及三老等暂不设置。考察这些任用的里正一段时间,再从这些里正之中择优任用乡长及三老。”张晟把自己的所思所想一一交代石头。
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
三老掌管教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徼徼循禁贼盗。
这种人必须要由自己人充任。
封建社会,皇权不下县,皇帝能直管的也就只能到县一级的行政机构,这样我为豪族大户把持地方、鱼肉乡里埋下了伏笔。
尤其自西汉开始到唐代,县以下的权力,基本上把持在世家大户手中,导致世家门阀逐渐作大,及至唐朝,门阀势力达到顶峰,人家连牛b闪闪的千古一帝之一的李二李世民都不鸟,张晟可不想在自己的地盘上存在如此状况。
“知道了,晟哥,亭长呢?恢不恢复。”石头应下了事情,又反问一句。
亭长?刘邦发迹前的职位。
现在的规制中,里乡为行政组织,亭主要是一种治安组织,它并不以里乡为点设立,而是设置在道路旁边,负责维护地方秩序和安全以及邮传驿递等,以便治安和巡检等,此职位并不参与生产之事。
广昌县自己入主之后实行军管,亭长可有可无;再说,就自己手中的这些歪瓜裂枣,能恢复里乡的基层都不错了,又哪里有多出来的人去做亭长?另外,自己以后规划的一支人马,他们可以替代亭长的职责。
“亭长以后再说。”
亭长只能暂时的被放弃了。
编户齐民的事情说完,张晟接着安排第二项工作,安民。
百姓的日子是苦难的,尤其是现在,夏收前的这段时间,正是青黄不接之时。以前县中绝大多数的熟地归了世家和地主大户,百姓没有土地也就没有收成,去年佃种大户人家的剩下来的那点收成,早就所剩无几或者是消耗殆尽,要不然,县中百姓也不可能冲着一升粟麦冒着被贼匪祸害的风险来到县城中参加公审。
尚幸,现在是夏季,老百姓可以借着树皮野菜充饥勉强活着,但是,日子肯定过的凄惶无比。
既然现在入主了广昌,这些百姓以后就是自己的依仗,安民便是第一要务。
此时,想要安民,建立常平仓就是最好的手段。
战国时期,国家便出现了常平仓制度的苗头,直到汉代的时候,桑弘羊明确的提出了常平仓制度。
它是统治者为了调节粮价,储粮备荒以供应官需民食而设置的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