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2 / 3)
说完,应时看了一眼阮明栖,他似乎在思索什么没有第一时间回应,随即目光看向江序洲。
“也可能是在赵宝珍之前的,真正的第一发现者。”
江序洲的话立马吸引了其他人的注意:“如果是凶手,除了挑衅外似乎他并没有这么做的理由。”
姚盼盼提出疑问:“那如果是真正的第一发现者,那为什么不在警方在周边调查的时候把照片拿出来,而要采用网络上曝光的方式。”
“网络曝光,以照片的内容一定会在网络上引起热议,假定是有人在凶手抛尸后拍下来照片,照片一经发出一定会获得巨大的流量和讨论度,发照片人可能想以此获得关注度,这是其中一种可能性。”
江序洲说:“而第二种可能,很有可能拍下照片的人不想与警方有任何的接触,出于畏惧凶手,或者是不想给自己惹上麻烦都有可能。”
警局有监控,但凡东西要送进来都会被检查,容易有暴露的风险。
网络上则可以通过更改IP的方式隐藏自己,虽然同样有可能暴露,但比直接面对警方要“安全”一些。
江序洲提出的两种可能是个思路,阮明栖迅速在脑子里理清信息:“发布照片的账号背后持有人调查到了吗?”
“是非实名制账号,还在查。”
阮明栖沉声:“盯住这个账号,如果他是想利用案件的照片给自己博取流量,一定会有频繁的上线动作,还可能会发出更多的消息。”
“技术组对照片分析处理,看看上面有没有遗漏掉的线索。”阮明栖说。
如果照片是真正的第一发现者拍摄的,且目的不是为了获取流量,那照片的发出极大可能是为警方办案提供线索。
“有人去现场吗?”阮明栖问。
姚盼盼:“张爽带人过去了,目前还没有消息传回来。”
热搜上的消息他们已经在想办法把热度降低下来,以免造成恐慌。
江序洲打开自己的平板电脑,将网络上的图片放大最大,一点点移动画面。
虽然发现案情的那天他也去到了现场,但并未跟着一道过去。
尽管知道尸体是什么情况,亲眼看到未打码的照片,冲击感非常强。
从拍摄的照片下角留下的水印来看,照片在19号的早上进行拍摄的。
距离赵宝珍发现尸体,并报警的21号,又过了两天的时间。
江序洲问道:“清平路段的垃圾回收时间是几天一次?”
正凑在电脑屏幕前看照片的阮明栖听到这话,抬起头来:“夏天是一天一收,冬天是两天一收。”
“赵宝珍每天早上都会去查看到周边的垃圾桶,抛尸不可能是前一天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