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将读书人都带走,看大明拿什么治理天下?(1 / 3)
第289章将读书人都带走,看大明拿什么治理天下?
姚广孝详细解释道:“所谓管理乃是于特定的组织内部及外部环境之下,借助对组织资源的高效规划、精心组织、卓越领导以及精准控制等手段,最终达成组织既定目标的整个流程。
就拿刚才那个‘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典故来讲,它生动形象地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
倘若在团队之中,欠缺行之有效的管理与协作机制。
那么人数越多,反倒有可能致使工作效率大幅降低,乃至根本无法顺利完成预期任务。”
赵家家主赵威眉头微皱,眼神闪烁着思索之光。
他仿佛突然间回忆起了,某个重要的细节。
于是赵威缓缓开口道:“依在下之见,在脍炙人口的《三国演义》中,‘十八路诸侯讨董卓’这场波澜壮阔的战役,之所以未能取得圆满成功。
其关键原因便是,各路诸侯心怀鬼胎、各有所图。”
一旁的姚广孝神情严肃,面色如铁般凝重。
他微微颔首,表示对赵威观点的认同。
紧接着姚广孝语气低沉地说道:“自董仲舒倡导‘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墨家这个曾经盛极一时的学派便逐渐黯淡无光,失去了昔日的荣光。
然而回溯至先秦时代,那时的墨家和强大的秦国。
两者之间非但没有针锋相对之势,反而相处融洽,关系颇为和谐。
尽管墨子本人对于繁琐的礼乐制度持否定态度,但他所提倡的建立一个以英明君主为核心,并具备层级分明的官僚体系来治理国家之理念。
这与商鞅变法以后,逐步形成的秦国政治体制,存在极大的相通之处。
秦国那套以军功授予爵位,以及分配土地的制度。
对于原本便具有准军事属性的墨家组织而言,可谓极具诱惑力。
另外秦国之所以对墨家予以高度重视,还存在着一项极其关键的缘由。
这便是由于秦国需要仰仗墨家,来替自身健全政治发展的相关理论,进而获取舆论层面的有利态势。
例如在秦简《为吏之道》当中,所阐释的理念,就与墨家思想呈现出了极高程度的契合性。
此外墨家作为‘当世显学’的显赫地位,使得它于战国时期的整个中原社会里,都拥有极大的发言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