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1章 人生赢家惹众怒(2 / 3)
呵呵,你不知道朝廷上这种事情,都是多处下注嘛,很多家族都是这样的,一些人效忠这个皇子,另外一些人效忠那个皇子。瞧瞧三国的时候那些世家的德行就知道了,最出名的就是诸葛家和荀家。
是有人看好十五阿哥,可也有人看好十一阿哥呀,尤其是十一阿哥还有两个同父同母的亲哥哥的时候,尤其是长兄四阿哥永珹在乾隆二十八年十一月奉旨出继和硕履懿亲王胤裪,这几年间手里的势力不小。
再加上十一阿哥自己也有心思,他的书法很好,与翁方纲、刘墉、铁保并称乾隆四家。恰好乾隆皇帝又是一个“假文人”最爱好这些东西了,因此他很得乾隆皇帝宠爱。
可没想到自从十五阿哥大婚后这事情就变了,乾隆皇帝竟然屡屡的夸赞十五阿哥,这对有野心的他来说,可不是一个好消息。因此十一阿哥瞧着最近笑得一脸灿烂的十五阿哥很不顺眼,忍不住让人在朝廷上打压他。殊不知,十一阿哥越是这样他就越离自己的目标远了。
根据后世历史学家的推荐,乾隆皇帝一生有十七个儿子,嘉庆皇帝永琰排行第十五。按照清朝“立嫡立长”的皇位传承原则,排行靠后且是庶出的永琰,几乎没有继承大统的可能。
后来因为众多儿子的夭折,乾隆皇帝不得不放下祖制,从剩下的几个年幼、庶出的皇子中另择储君。十一阿哥永瑆和十五阿哥永琰成为乾隆皇帝为数不多的儿子中的佼佼者。
十一阿哥聪明睿智、才气横溢,做事很有主见;十五阿哥性格内向、性情凝重。为人规矩仁孝。在大清国力日益衰减的情况下,按说由十一阿哥这样一位性格鲜明、颇有主张的皇子来继承皇位,应该是最合适不过的。但事实上。乾隆皇帝却把皇位传给了十五阿哥。
乾隆皇帝选择接班人所遵循的原则,就是后来者必须不容置疑地遵从他的意志,不打折扣地继承他的政策,不遗余力地维护他的权威,并把自康熙以来开创的盛世一直保持下去。
十五阿哥忠厚老实、规规矩矩、重视仁孝,对乾隆皇帝的话一向言听计从,无疑最符合乾隆皇帝的选嗣标准。当然了。乾隆皇帝之所以选择永琰做接班人,还有一个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因,那就是他不想放权。
尽管乾隆皇帝曾有过“朕八旬有六归政”“不敢与皇祖六十有零的年数等同”的誓言。但等他年老昏聩的时候,越发把至高无上的皇权看得比自己的命还重要,一丝一毫也不肯相让,哪怕这个与自己分羹的人是自己的亲儿子。
如何做到“退而不退”。如何在有生之年继续风光地把持朝政。这是乾隆皇帝在风烛残年时最关心的事情。要做到这一点,只有选择一位恪守仁孝、老实巴交、唯父命是从的接班人,而十五阿哥正是这样的一个人。
也因此十一阿哥越蹦跶得厉害,他就越不可能继承皇位,因为乾隆皇帝考究下任继承人的标准,不是像康熙雍正皇帝那样,既不是考究本事也不是考究血统,而是考究谁能对他没有危险。
康熙雍正朝皇子为了皇位厮杀的事情。乾隆皇帝知道得清清楚楚,他如今年老了也和康熙皇帝有了差不多的想法。那就是害怕底下的皇子夺权造反,可他没康熙皇帝那么幸运能有一个太子挡在前面做挡箭牌,他如今是赤膊上阵的,自然比康熙皇帝更为紧张。
于是十一阿哥彻底悲剧了!
瞧着十一阿哥的动静,乾隆皇帝越发的认为自己当初在“正大光明”牌匾后面写了十五阿哥永琰的名字是正确的,若是写了十一阿哥永瑆的名字,指不定这孩子日后权利大了就造自己的反了。
恩,自己虽然老了,可看人还是很准了,乾隆皇帝不由得洋洋自得。
当然了,这事情除了乾隆皇帝和穿越女雅利奇之外,当世就没一个人能猜的到乾隆皇帝竟然是如此选择下一任皇帝的,要是说出去了,肯定下巴会掉了一大片,这回路奇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