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炼钢转炉(2 / 5)
转炉可不像高炉点火那样,要是弄个不好,光是点火一个步骤,可能就要耗上十几二十天。转炉的步骤也就是倒铁水、灌空气,就可以出钢水了。没有什么困难的准备工作。
这一回一样,苏厂长一家子跟蔡镛县长也都来了。
搞出生铁,毫无疑问是一道里程碑,出钢水则是第二道了。当一座钢铁厂能出产生铁锭与钢锭,基本上这座钢铁厂就算是圆满了。
剩下的,都是在材料科学上的斤斤计较。
至于打螺丝、造机器什么的,严格来说,这是属于钢铁产业下游的制造厂责任,不属于钢铁厂的。
在战争期间,大金好歹有山城钢铁厂撑一下面子。但产出的钢和铁,毫无疑问都是以满足军
需为优先,民用品的制造厂几乎绝迹。
所以在林文理的规划中,汉津钢铁厂绝对不是把出铁锭与出钢锭作为终点,还要向下延伸到可触及终端需求的制造产业。这也是为什么,需要李二苟做市场调查的原因。
回到正在冒烟的炼钢炉上。那股烟不是什么蒸气,而是吹入炉中的空气氧化成为大量的二氧化碳冒出。
由于现阶段的钢铁厂没有电力,自然就没有马达可以驱动设备或装置,一切只能靠人力进行。包括转炉这个动作,一样只能靠人力让炼钢炉倾倒。
滑轨、滑轮、管道,以及多不胜数的齿轮组。可以说比起炼钢转炉本体,林文理投注在这些附加设备上的注意力还要更多一些。
因为驱动的组件要是有太多层连接,过度复杂的装置在可靠性上便存在疑虑。
若因这些周边的设备不合格,或是哪个连接的构件出问题,导致炼钢炉不正常倾倒,那就是一次严重的工安事故,不论伤没伤到人。
况且真的发生这种事故,大概一整个车间的人都会跑不掉。
而能够第一批进入炼焦、高炉、炼钢炉三大车间的人,都是后备第三师中最为被看重的人才。这样的损失绝对是难以承受的,更不用说还要面对他们的家人与抚恤的问题了。
在设备可靠性为大前提的状况下,转炉车间的弟兄们,不得不在近距离,顶着高温热浪操作炼钢炉。
其实看他们在那样的距离下作业,几步远的地方就是红到发亮的钢水。知道那玩意儿温度有多高的人,全都有同样的一个想法,那就是不安全。
不过这也就是旁人瞎操心。钢水高温确实难以忍受,但也还不至于到会立刻造成伤害的程度。
只要及时补充水分,以及别在旁边嬉闹,搞得整个人跌进去之类的,这勉强还算是可以工作的环境。
更别说还有林文理曾经传授给铁匠科的弟兄们,用于控制温度的魔法术式。这个魔法,要用来影响整个车间环境很困难;但只是想改善一下自己身体的温度,那就容易许多了。
其实假如这样的工作环境真的会造成伤害,林文理这个制订操作规范与安全守则的人,第一个无法接受。把安全第一挂在嘴上的人,怎么可能故意把人推进火坑。
再说只要按照自己的设想,多努力一点,把电机类的设备给造出来。到时候,弟兄们就可以在更安全的地方进行操作。眼前的状况,只是一个艰难的过渡时期。
说是这么说,在其他人的眼睛全部盯在炼钢转炉上时,林文理看的地方却是弟兄们的操作与走位,有没有符合规范与安全守则,尤其是后者。
所幸大家的服从纪律良好;在实地操作之前,又有经过模拟演练。其实也不用林文理提醒,光是站在炼钢炉旁感受到那股骇人的高温,大家就很自觉地打起十二万分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