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人力与设备(1 / 3)
如同车诺比的例子。核灾之后,只是让地球建立起另外一套相近的生态环境,然后大多数人类难以适应而已。并不是真正让这个蓝色的天体变成如火星那样,成为一个生命绝迹的世界。
废土世界,说白了那就是在白人价值观下的西部拓荒史,然后套上科幻的外皮而已。黑奴与印第安人变成了地表的畸形怪胎,白人则是避难所居民。一言以蔽之,小说家之言。
既然地球可以挺过几轮的冰河时期,或是那种造成恐龙灭绝的陨石冲击性寒冬,就没理由挺不过大量核平弹洗地的核冬天。顶多人类和恐龙一样死光,但是地球与其上的生命终将延续。
作为二穿人士,回来的还不是自己真正的故乡,就只是一个似是而非的世界,林文理可没有太多想法。打鬼子只是适逢其会,过过手瘾;他也没干出杀上岛,生擒人家天皇的那种壮举。
总之要他做刘邦、朱元璋这等开朝太祖是不可能的,但要是做张良、刘伯温这种事了拂衣去的乐子人,那是没问题。这也是为什么,他会出手帮苏家的一大原因。
回到钱刚身上,实验室在核能方面的收益只给一半,倒不是苏涣不愿意多给,而是这位钱先生同样有读书人的气节,不愿意多拿。
最主要钱刚也拎得清,他最主要是理论上的研究。要将这些研究化为可实际操作的设备,苏家,或者说钢铁厂方面的协助是跑不掉的。
假如他是个眼中只有钱,只想着如何把知识换钱的人,大概会认为握有核心知识,就该享受全部利益。其他人的工作哪有什么重要,拿点饿不死的报酬就好。
可是让他下决心留在大金的理由,又岂是区区的阿堵物。
对一个不愁吃穿的富家子弟来说,只要不沾黄赌独,说是一生无忧也不为过。这也是为什么前半辈子,钱刚不是在做学问,就是在求学问的路上,然后抽空娶了个老婆,生了孩子。
他成不了爱迪生那种写作发明家,读作专利蟑螂的家伙;也不会是特斯拉那种一辈子都在绞尽脑汁,靠着卖发明赚生活费的穷逼。
如今苏涣与林文理连手,画了一个核能发电的大饼在他眼前,要他把相关的知识研究出来,只为了盖’一座’核电厂,或是只帮苏家盖核电厂是不可能的。
对一个见识过这个时代的先进国家是什么模样的钱刚来说,他比任何人都懂电力的重要性。假如核能发电真的有前途,他当然希望将发电厂盖满大金全境。
只是要实现这个目标,前提有两项。其一,核能发电真的可行;其二,核能发电的成本比现有的火力发电成本还要低。
建厂成本姑且不论。要是核能发电的成本远远大于火力发电,又没有其他优点的话,在商业化的考虑上,可不会有人因为情怀而选择更昂贵的商品。
虽说盖核能发电厂还是火力发电厂,对那些贵了几毛几分钱也要斤斤计较的国人来说,他们无从干涉起。
但站在民生方面考虑,钱刚当然不可能硬要老百姓当冤大头,为更昂贵的电力买单。这就违背了他利国利民的初衷。
不过现在考虑那些都还太远。东西要先做出来,经过验证,才知道是公是母,是贵还是便宜。
所以钱刚可说是重拾战前求学时的热情,再度投入实验室的工作中。尽管前期的筹备工作繁琐,还都是些跟做学问无关的事情,他也不觉得厌烦。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实验室人力问题。
战时的山城中央大学时期,钱刚接受苏涣邀请,成为大学教授,并且翻译了大量的外国文件。
尽管那时的中央大学比较像是短期的培训班,不像是正经大学,不过每一位教授都还是认真带了几个学生。要放过去的时代,这些都算亲传弟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