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56章 供春壶(2 / 3)
朱元璋是靠着造反起家的,他最熟悉造反前的准备工作,所以,他当皇帝以后第一道针对人民的政策就是“路引制度”。
一个人如果没有官府给开具的“出门证”,便不得离开家十里的范围,否则就视为造反格杀勿论。
而且,匠户或者军户等等属于贱籍出生的人,从生下来第一天开始就被朝廷“征用”了,这一辈子也逃脱不掉强加在他们身上的烙印。
爹死了儿子继续干,儿子死了孙子接着搞,子子孙孙世世代代永无休止,想读书参加科举?嘿嘿,那也得等到下辈子投胎的时候算准了时辰看走不走运了。
供春的父亲死于明朝孔有德叛乱中,可以说,供春是个很不幸又很幸运的人。
因为孔有德叛乱,他失去了父亲,但也正是因为失去了一家的顶梁柱才使他这个五岁的孩子成了孤儿,最终卖给一个读书人当书童。
仆人的身份虽然更低贱,但因为供春卖给的是“士子”,但却能让他脱离匠籍,不再因为战争而被朝廷征用。
正德初年,供春随主人在金沙寺读书迎考,当时供春也是迫于生计,才和僧人学习用紫砂制造水壶。
经过半年多的学习,再加上从小受到父亲的耳睹目染,供春很快就掌握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冶壶技术。
最后,供春受到金沙寺旁大银杏树的树瘿启发,捏制了一把壶,其形“瘦、漏、透、皱”,很快被主人的朋友发现。
因为文人爱喝茶,大家喜欢聚在一起谈论文学时品茶聊天,供春捏制的那把壶非常古朴可爱,很合文人的意,再加上金沙寺老和尚的吹捧,于是这种仿照自然形态的紫砂壶一下子出了名。
后来供春出名后,他的主人也非常爱惜他的才能,于是就把他留在了金沙寺出家,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和尚了。
在此后的三十年间,供春捏制的紫砂壶名气也越来越大,最后被嘉靖皇帝在偶然一次的翰林院品诗会上得知。
当时嘉靖皇帝一时兴起,挥笔写下“供春壶”三个字,从此,紫砂壶便闻名于世,传承了下来。
林老被刘宇浩一直那样盯着看感觉浑身不自在,冷着脸道嘟囔了一句:“齐老也是堂堂名宿了,怎么教个徒弟这么没规矩?”
刘宇浩气急反笑,不疾不徐的说道:“林老,不知道您手上拿的那把壶是不是供春壶呢?”
林老一愣,随即脸上的皱褶也展开了,道:“嗯,看来你也不是像外面传的那样一无是处只喜欢钱,居然能看出我这把是供春壶。”
说话的时候,林老故意把强调提高了几分,而且还得意的把手中的壶拿起来炫耀了一番。
要知道,所谓的供春壶只不过是紫砂壶的统称,但并不是所有的壶都可以称为供春壶的。
特别是在这种小范围的学者聚会上,只有真正的供春当年捏制的壶才能值得让林老这种身份的人拿出来炫。
所以,当林老一说出自己手里拿的是供春壶的时候,大家都看了过去,其中不乏有羡慕得口水直流的怪老头。
“壶是好壶,嗯!”刘宇浩坏坏的笑着,摇头道:“只可惜,啧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