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内阁的雏形(1 / 3)
广陵城外,准备出征的淮南将士已经排列整齐,只等着杨渥的命令下达便开始向北而去。
这次北伐主要目的除了捞取名声外,更多的是为了引诱危全讽来攻,以将其彻底消灭,不过为了做得逼真一点,杨渥不仅调集了大量军队,他本人更是再一次挂帅出征。
而现在其他军队已经先行北上,只有杨渥和秦裴统领的镇武军还留在最后出发。
因为杨行密如今早就故去,而杨家其他子弟却还没成长起来的缘故,在杨渥离开之后,广陵的军政大权就只能交给其他人来办理了。
为了防止有意外的发生,同时也是为了今后建国称王的需要,在离开广陵之前,杨渥特意下令册封高勖为华盖殿大学士,李神福为武英殿大学士,周隐为文华殿大学士,命三人协调处置广陵的诸多事物。
这个制度当然是仿照后世明朝的内阁制度来的。
虽说杨渥目前还没有公开建国,但在如今唐朝都被灭亡了后,最后一层束缚已经去了,杨渥自然是可以做更多的以前不方便做的事情。
历史上从后梁、后唐一直到北宋,其主体制度还是仿照唐朝的制度来规划的,最多也就是进行了一些细节方面的调整而已。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不断的修改和继承,使得到了北宋时期,官制不可避免的出现了繁琐混乱的局面。
而淮南如今却没有这个弊端。
淮南如今虽然说也是从藩镇转化而来的,不过在如今各种制度还没有完全形成的如今,一切都可以重新规划设计,所以杨渥自然是选择结合各朝各代的优点来制定本朝的制度。
而内阁制度作为后世广为流传的制度,自然是用来防止宰相权利过大的一项重要手段。
不过与后世明朝内阁全部用文官不同,杨渥打算以后的枢密院使这个武将都加封为武英殿大学士头衔,以加入内阁,平衡文官,不至于文官完全凌驾于武将之上。
至于这一次的三个大学士的人选,高勖和李神福分别统领文官和武将,而周隐这个性格忠直的老臣则负责监管,也算是一种制衡手段。
当然,杨渥也知道如今的制度还有更多漏洞,比如说如今的三个大学士都是正直忠心之人,他们可以为了大局而相互协作,但以后的大学士会不会出现结党营私的现象这就难说了。
不过这些问题都有待于以后来解决,现在不过是将框架搭建起来的时候。
这些任命都是在杨渥离开之前一天才下达的,之所以到这个时候才下令,也是因为杨渥想要看看这个制度在离开了他的情况下具体实行起来到底会遇到哪些问题,以方便他日后加以改进。
当他将这个任命下达之后,整个广陵上下顿时沸腾起来,因为从杨渥的这项任命中,众人都看出来了杨渥这是在为将来确立宰相做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