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二十七章 五更(1 / 4)
朗心态不可谓不好,也比史上的王安石条件更好。
赵顼不用说,大力支持,连宫中的高滔滔甚至对自己放出口风,若是隐田不好动,直接拿亳州高家开刀,到时候让高家“意思意思”,替豪门做一个表率,减轻朝廷压力。
郑朗未当真,今天能拿高家开刀,明天就会拿更多的顶尖豪门动手,那是乱上添乱。
再说宗室,赵念奴小礼物送个不停,不当真,那不是小礼物,每次出手皆是以千缗,万缗计算的。郑朗又借赵念奴的嘴,向宗室放出风声,宗室马上就有大麻烦了,宗室子弟越来越多,不解决财政会更困难,一解决宗室何去何从?这不是不讲良心的问题,光武皇帝刘秀是一介布衣,先主刘备则是一个卖草鞋的。不用多,再过二三十年,必然有一批宗室必被淘汰出尊贵的行列。赵念奴放出风声,说郑朗正在想解决之道。
宗室对郑朗此次改革未必支持,也未有多少人反对。
回到朝堂,曾公亮与富弼因为出身问题,对自己此次改革不是太赞成,但默默地配合了。韩绛则是竭力支持,吕公弼态度暧昧不清,也未怎么反对。张方平回家了,否则张方平算是一个得力助手。赵拚支持得多,反对的少。赵概中立,真正反对的仅有邵亢一个人,还是话语权最小的枢密副使。
三司则是最得力的助手,吕惠卿未到达一定高度,暂时不存在“野望”,与王安石二人成为自己理财的左膀右臂。
言臣里,仅有杨绘等少数人与欧阳修走得近,其他言臣要么中立,要么支持。压力并不算大。
至于监察监则是范纯仁,就算不支持,也会对自己顺从的。
两制情况也不恶劣,司马光、吕公着乃是自己学生,钱公铺乃是自己的粉丝,王珪等人未必太支持,可胆子小,不碍事,冯京等反对的少,支持得多。
但就是累。
不由地又看着王安石,自己拥有多少有利条件?种种金手指让利,换取一部分的苟和。以前赫赫的政绩,以及儒学上的造诣,在天下百姓心中地位,就连许多官员都是自己信徒。
王安石当时有什么,不知道他是如何支持下来的。
又道:“陛下,臣真的累了,全身心皆累,请允臣休假两天吧。”
赵顼想要站起来。
他这个情形,仅是中书少数几人知道。
下面几千京官红了眼,搅得乌烟瘴气,但上面不能乱。因此中书事务繁多,郑朗这才抱着被子,睡在中书。无奈,一些绝密的文件,总不能拿回家批阅。
赵顼一听急了,亲自来到中书劝慰,让郑朗不能太忙碌,别人能倒下来,郑朗在这时候千万不能倒下去,否则这个皇帝没办法做。郑朗答了一句话:“陛下,事务太多,其轻则下面怠慢,此次空惹搔动,反不得功。其重,争议声更大。主要太乱,未上轨道。一旦到了明年三月,一切就会变好。”
到了三月不能结束,但三月能将两京路与两河路,淮南路结束。
若不是郑朗,后果无法想像。这是多年吏治积累的经验,并且撰写儒学时,多讲中庸之道,中之道。也就是分寸的拿捏。
不是曾公亮不积极,是他很多时间想帮忙都帮不上去。
侥幸郑朗身体素质好,就象一个铁人一样,坐镇在中书。现在喊累了,喊了几次,皇上能不着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