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日记,历史学者之思(1 / 5)
第八十四章日记,历史学者之思
日记是对一个人自身过去的记录,对大部分人而言,都只是回忆过去的东西。
但当这个人的过去,遭遇了对世界而言都是极为重要的事,或者说这个人本人就是极为重要的人的时候,那么,这本日记就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过去,而是属于世界的历史了。
学者从图书馆角落,翻出的这本残破不堪的日记,或许在它被这位学者找出之前,都没几个人重视过它,也因此,它才会在这个角落躺上漫长的时间,散发着孤寂的味道。
但是,当学者获得了到这本日记内部的信息之时,他在狂喜之间,几乎想要举起全身的肢体以表达对政府《文献保护法令》的感激之情。
而正好经过的管理员,只是在确认对方没有对这些文献造成损坏之后,就微笑着点了点头,转身离去,这种情况,她在这个区域见得多了。
《文献保护法令》,就是根据‘任何文字记录,都是文明的历程,无论好坏,都必须保留’这句充满理想主义的话而产生的。
最开始,人们也只是将其作为政府的一种姿态看待。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项法令产生的作用越来越大,像学者这样发掘出重要日记的行为,都只不过是众多案例之中那毫不起眼的一件。
这部法令中规定了:
首先,任何记录了文字的载体,都不得私自销毁,必须由文献保护局确认之后,进行判断。
其次,文献在失去持有人(包括持有人死亡,持有人对该记录无兴趣等等情况)之后的半年内,必须送入各地图书馆保存,否者,相关人员将遭受根据记录文字多少以及损毁程度而定的处罚;
再者,同版本的批量发行类书籍,无论其发行量多少,最低限度,也得保留五册。其中,一册存于中央图书馆;一册存于地区国立图书馆;剩下三册分别存于各民营机构。这一项,倒是为了免去过多地重复储存同内容的出版书籍,而造成的资源浪费等问题。
而最后,政府特别发动建立了,为各地图书馆建立这种储存展示区,一方面是保护这些书籍的实体版本作为久远的历史记录,一方面则有限制地向信用评级较高的用户开放,作为人们了解过去的载体。
到学者翻出日记的时候为止,这项法令已经不知道实施了多少年。
现如今,每个地区国立图书馆的这个区域的大小,都远超普通的图书区,其热度即便是对用户限制的情况之下,依然不逊于这些普通的区域。
至于中央图书馆……也许称之为中央图书城更好,而且还是带了天空、地底两城的三维巨城,其‘防御’能力甚至略强于战争要塞……这一点也不夸张,中央图书馆的主人朋族,可是对知识极度狂热的存在。
将思绪从对这项法令的崇拜之中收回,学者小心翼翼地用念力依附在日记表层,然后一点点地将其掀开。
虽然用精神力可以在不打开的情况下,就看到里面的文字,但学者总是固执地认为,只有用视觉去确认,才是对这些历史的尊重。
或许正是这种固执,才造就了此般学者吧。
日记上,对于那一段的历史的记录是这样的:
15年15月2日,晴,微风,天空云水母们很是活跃,好像在跳舞一般,旋转移动着。
当然,你必须把时间流速调快几十倍之后才能欣赏到这一切,否者不过是几头云水母懒洋洋地飘动而已,真羡慕他们的悠闲。
另,我可没有调节时间的能力,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