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提高明人的道德观(1 / 3)
春节这个假期,除了安保队外,汉唐集团的其它部门都没有组织大型的团体活动。
整个过年期间,大家在网上的互相沟通倒是一片祥和,没人对此提什么意见——汉唐集团技术员们的社交活动圈子现在明显开始变小了,有的人以工作单位为范围来交往,有的人以兴趣爱好为范围。
这样看,团体活动也许还算有吧,但是再也不见了往日的规模。
到了大年三十时,他们三五之人结伴去热兰遮市场买一些年货回来,在宿舍里,大家一起动手,一顿年夜饭也许就解决了。
同时大家都收到了好消息,在1650年十一月份之前,汉唐集团的建筑部门保证让大家都能住上属于自己的美式木屋别墅,二层楼带花园和草坪的。这个人人有份,除了姜雪和范伟业老师,他们还需要和父母住在一起。
好吧,这算是好消息了,虽然还是慢了些。
但以目前的情况看,台湾劳动力短缺的大问题,似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事实上,对劳动力的问题,明人工厂主或作坊主们也许最有发言权。他们明显感觉劳工有了一定的挑选余地。
广州和厦门招聘的各种工匠,特别是泉州地区大量招聘的工匠们,汉唐集团按照他们的技术能力,都分给了各个部门,哪怕先是让他们去从事一些最没有技术含量的体力劳动,适应一下汉唐集团的工作节奏和风格……幸好汉唐集团早先聘用的一些明人工匠可以直接与后来的他们沟通。
体力劳动工作往往是最需要人手的地方,比如搬运、开垦荒田——连位于二层行溪地区的王国涛站长那里也分了五个人,专门负责清圈、堆肥、加工饲料——王国涛站长在报告中写道,他现在可以把猪场再扩大一倍,并提醒汉唐集团注意,在畜牧业上的人力投入,会获得一比十的产出回报。
这个回报率并不高,因为建国安董事也说过,在农田水利上的人力投入,会是一比二十的回报。
那时李子强董事说得最吓人了,他直接说工业上的投入回报率是一比一百了。
伍大鹏董事长被他们这些回报率弄得头昏,本来想不问,但实在忍不住便问了李子强董事,他是怎么算出一比一百的回报率的。
李子强董事得意地说:“很简单,一个铁匠,用红星提供的铁料,一天能手工打制一个滚柱轴承,铁匠一天的工资是二十五马票——可一辆马车是多少钱?卖给郑家是多少?一比一百都算少了——”
“一个轴承和一辆马车能比较吗?”
“怎么不能?没有我们的各种轴承,就没有我们台湾风格的四轮马车!”
“好吧,服你了……你说得真对!”
“嘿嘿,我红星的人手还是不够啊——”
“没了,这一次懂一点铁匠手艺的劳力都给你了——剩下的全是力工了。”
“力工现在不缺——就看山东招来的人中还有没有好铁匠了,手锻打制流水线的方法也不错,省了我们好些动力和精力。”
“但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