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三章 鞑虏的反应 (三)(1 / 4)
在这两三年中,伪清京城里的清风铺子,也就是51号工作站的情报工作人员的工作成绩显著。
他们把京城周边的自然地理情况,人工建筑情况,当地驻军和居民情况,甚至是外城和内城的主要道路、物价、风俗都一一记录下来,然后用发给他们的密写水写成报告书,每隔一二个月,便有河船通过运河来京城,送来货物,带走情报,表面上看和其它商铺没啥两样。
真的,在这个时空,这种情报工作实在是太容易了。
他们本来还想把皇城里的建筑情况也搞清楚,无论那里防备多么森严,如果有心,那么大概的情况总是能搞到一些的。
这个可是大功劳一件。
想想吧,那里可是鞑虏的皇宫啊,要是能搞清楚里面的情况……
但是范例部长早就有命令了:工作人员,不得去探察皇宫。
这真是奇怪,范例部长对内城、外城、天津城什么的都感兴趣,但是,那么神秘的皇城他却不稀得搭理。
情报工作人员也许不知道,汉唐集团里的人,在那面的世界里时,极少有没有去过那里的人。
那里的大致情况,汉唐集团的人可能比本时空的鞑虏头目都清楚,就不信他们也能花上几百块钱走个遍。
情报工作人员当然不知道这些了,所以他们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保护,
这种感激之情是非常微妙的,特别是对那些身处鞑虏控制地区的人来说
在京城的情报工作人员非常认真地在京城里游走着,在京城外游走着。
他们同时还着重调查了通州地区,并在大张湾码头布了局。
通州之名,就取自“漕运通济之义”。
明洪武元年,也就是1368年8月,明将徐达又攻占元大都,改名北平,并改元大都路曰北平府。
至此,通州领有三河、武清、香河、漷县四县,属北平府不变。
到了永乐元年,也就1403年的正月,以北平为北京,改北平府曰顺天府。
此后通州及所领四县均属顺天府,鞑虏入主后到目前为止没有改动。
张家湾,是京杭大运河最北端的码头,经辽、金、元三代,成为京东重镇。
那里,早在1564年时就为了护漕卫京,开始修筑了城池。
那座小城依河而建,平面呈瓦刀形,南北长,东西窄,周长约3015米。
墙体厚处3.5米,高7米,中实夯土,外甃城砖。
不管是大明还是后来的伪清,在张家湾的码头,每年都要有几百万石漕粮汇集,然后再沿通惠河,经护城河,转运到京城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