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李继迁崛起的密码(1 / 4)
世间太多事,若违背规律、一意孤行,到头来都会变成适得其反、深受其害。
赵光义自以为毁掉了统万城,李继迁这股游击武装就无点可围、无援可打了吗?
当然不是,非但如此,李继迁还要就此玩一票大的,彻底向宋朝展示一把自己的实力。
仅仅2年之后,李继迁再次把宋朝的一座城池包围到了要动用大军护送粮草的地步。
只不过,失去了统万城这个预设战场之后,他此次将目标放在了更西边的灵州城。
996年,宋朝派白守荣、马绍忠率军护送4万担粮草前往灵州,并且命令灵州知州田绍斌领军迎接。结果,白守荣比约定的日期晚了1天才抵达,从而被具有骑兵优势的李继迁军队包围。
知州田绍斌久在当地、了解情况,因此建议白守荣猥琐发育、大军结阵缓行,但是这个建议被自诩为天朝上将的白守荣拒绝了。
他执意领军正面与李继迁交战,然而此时的李继迁实力早已非同寻常,他正面战胜了白守荣的军队,并且将4万担粮草悉数夺走。
这一战役在宋朝中央掀起了巨大震动,朝臣在惊讶李继迁实力增长迅速的同时,更加为西北局势愈加糟糕的情形而担忧。
这个时候,赵光义差点再次动摇,他的第一反应竟然是想仿效夏州,再度主动放弃灵州。
好在经过一番自我博弈,赵光义改变了之前的决定,命令李继隆、王超等人再度率大军前往灵州,一方面是解灵州被困之围,另一方面则是寻求李继迁主力决战,试图一劳永逸解决祸患。
赵光义在时隔多年后再度掀起军事征伐大动作,仍是按惯例亲自部署方案计划并严格督促前线将领执行,“将从中御”仍然是他屡试屡败、屡败不改的法宝。
此役他的部署又是一个分兵合进的方案,宋朝共分5路大军,以乌、白池(今宁夏盐池县北与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南之北大池一带为最终汇合点:
李继隆为第一路,出环州(今甘肃环县;
范廷召为第二路,出延州(今陕西延安;
王超为第三路,出夏州;
丁罕为第四路,出庆州(今甘肃庆阳;
张守恩为第五路,出麟州(今陕西神木;
宋朝此役动员力度极大,五路兵马纵横近千里不说,兵力上单是李继隆一路担任先锋的卢斌,就有3万人,五路大军加起来,数量达到了1万余众。
以这样的规模和配置对付李继迁,也算得上是他起兵多年来受到的最高礼遇了,至于其中的原因,我们将会在最后梳理总结的时候一并指出。
别看五路合计声势浩大,但是和雍熙北伐三路并进的道理一样,越是力量拆分的散,越容易被各个击破,也对协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战役具体实施过程中,但凡出现点不确定因素,就会导致情况演变与预想的结果相去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