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马合木达克改革(1)(1 / 2)
与莫斯科公国的实力置换,让喀山汗国一跃成为了综合国力世界第三的列强。
经历了此次战争后,喀山汗国获得了大量的领土,如今喀山城东南西北都拥有了广袤的土地作为屏障。喀山城真正成为了国家的中心。
坐在父亲坐过的书案前,马合木达克感受到了过去从未感受过的压力。全国未来都掌握在手里的滋味并不是那么轻松。
如同李书源跟他说的“治大国如烹小鲜”。
治理一个大国,尤其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那真的是需要处处小心,谨小慎微。
但是面对道路和国本的问题时却也要大胆进取、排除万难。
既然要做一个大帝国,那么中央集权就是必不可少的,统一的语言、文字和宗教是构建共同国家认知的关键。
如今看来,依兰木教最为合适,语言则暂时以喀山语作为官方语言,文字却还没有定论。
喀山汗国本部在使用八思巴文,而彼尔姆诸地区与新征服的莫斯科公国领地都是使用西里尔字母,无论哪种文字,都是拼音文字,且被创造时间极短,单词量及其有限,八思巴文和西里尔文在两国官方的文书中的确已经使用过多年,但其文字的描述能力的确有限,毕竟被创造出的时间并不长,八思巴文是由元朝的忽必烈国师八思巴所创造,距今只有两百年的历史。西里尔文要稍微久一点,是9世纪由基督教传教士创造的一种用于传播东正教的文字,但相比于罗马文汉文这种历史悠久的文字还是要差很多。
受到李书源的影响,马合木达克对大明国使用的汉字心向往之,这种文字结构精巧,表意广泛,写出来极为工整,自有威严,可以横书也可以竖书,而且不是一定要借助语言才能够传播。最重要的是,汉字不从属于欧洲的任何一种语言,即便某个民族被征服,也不会有特别强烈的被征服感,不会有人觉得厚此薄彼,因为即使是喀山人在内,学习汉文的难度也是同样的,学习汉字在某种条件下甚至不需要完全学会汉语,是凌驾所有语言之上的文字。
但是国内并没有几个会书写汉字的学者,就算把李书源算在内,全国也只有五个人会写汉字。
这天,李书源来到了马合木达克的案前。
“色俩目,大汗,臣想到一个好办法!”
“色俩目,李先生,快请坐!”马合木达克对父亲的这个亲信很是尊敬,连忙摆摆手请他坐下:“既然李先生说有办法,那定然是好办法,可否指教一二?”
李书源坐在了马合木达克的一侧,拉起他的手,面带微笑的说:“大汗,咱们这些日子不是一直在为汉字的事而发愁吗?在对莫斯科发动战争之初,我便派我的丞官,去了趟中原,这是先王的旨意,本来是要为你找一个可敦”。
马合木达克显然的惊了一下:“中原?你是说巴格达还是?”
“没错,就是顺天府!”李书源点点头:“我派他到顺天府去见大明皇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