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第十四章:改革(3)八面风帆(1 / 2)
自从喀山攻取高加索山南的大片土地后,高加索snd区与基辅平原地区的国内贸易和物资运输变得十分麻烦。
过去切尔克西亚、伊梅列季、卡拉巴赫等国应对贸易的方式是小宗海运外加陆路运输,因为各国与克里木汗国的关系还算可以。
轮到喀山却是不行了,如今奥斯曼和喀山互为敌国,虽然形势在喀山进攻波兰与立陶宛后逐渐缓和,但作为战场的克里木汗国心里实际一直在记恨着。
喀山的商人使用克里木汗国的港口需要缴纳高额的关税,走克里木汗国的境内,则会被反复的筛查。因此商人需要不断的打点才能顺利穿过克里木汗国。
当然,喀山的商人也可以选择不穿过克里木汗国,从北边绕路。
但那样就要渡过顿河和第聂伯河及其多条支流,运输的费用就会成倍的提高。
如果走海陆,那么就需要租赁国用卡拉维尔大商船,这不是一般的商号能够用得起的,需要很多家商号统一租赁,均分仓位,才能够负担得起这个价格。
况且以现在喀山的海军实力,几艘卡拉维尔帆船根本不够跑几个来回的,最要命的是让军队参与商业活动,久而久之,战舰的战斗能力就会下降。
商号这边,在高加索山南也组建了一个又一个的大型商业联盟,用以合股租赁国有商船,比如以蓝阳县为首的间河染料商行、以蓝湖县为首的大高加索葡萄商业联合体,以原伊梅列季首都库台斯为首的都州纺织商会,还有由现今全喀山唯一生产绸缎的城市,缎山县的商号们,所组建的天绸商行。
这些商行很大程度上垄断了对基辅地区的贸易,小型商号根本无法进行此项贸易,高加索山南的布匹、葡萄还有染料和绸缎就无法高效的从高加索山南运出。
大大限制了高加索snd区的经济发展。
当下属官员报告与伊尔哈木时,恰巧伊尔哈木在研究塔中着手研究行政科技的升级。
当即大手一挥,让一干科研人员忙碌起来。
很快的,以种中型船只被研究出来,准确的说是被复原了出来。
研究员给出的解决方案是一种硬帆戎克船,这种船拥有硬帆,可以以极少的水手进行快速的操作,比起卡拉维尔那样的软帆船,这种硬帆船极其适合近海运输,装载量又极大,造价还很便宜。
最重要的是这种硬帆戎克船的帆型与欧洲各国的都不一样。
欧洲的船只大多使用数节软帆,尤其是卡拉克大帆船,那样的设计可以使卡拉克大帆船在大海或者远洋中得到极快的直线速度,在地中海里是极佳的选择。
再或者是卡拉维尔帆船那样的斜角纵帆船,船体轻巧,风帆灵便,原型来自于红海湾和波斯湾依兰木国家的三角帆船,这些帆船在港湾里十分灵便,排水量又适中。所以便受到了欧洲人的喜爱和学习。
而戎克船的硬帆则更为适应近海航行,以及短途航行,戎克硬帆可以使八面风,只要立起风帆,在熟练水手的操作下,船只便可以在近海海域任意通行。
这种硬帆戎克船实际上是对大明福船的一种猜想和仿制,只不过有国家崛起系统帮助,一下子猜对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