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西天取经(2 / 3)
可是他们在热烈的争执中忘记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现在场面局势根本不在这帮佛门中人的主导下。当了空身死,文搏已经彻底主宰了这场无遮大会,就连如今他们谈论的话题都是文搏提起。
所以这些人的看法又怎么能左右到文搏的决断?
“诸位的建议文某已经听到了,赞成的原因就不赘述,但是反对的理由无非就是认为大德禅师不能代表佛门,并且担心天竺的佛法经过数百年发展已经不适合华夏。”文搏扬声开口,声音顿时盖过众人言谈。在场诸僧方才意识到此人魔功深厚,刚才击败了空的魔威重新笼罩在峻极峰巅,令他们噤若寒蝉,却又暗自不忿。
毕竟到现在为止,四大圣僧中两个都不愿意西行取经,哪来的赞成之言?奈何文搏出声之后那些僧人心中的“魔门妖女”磨刀赫赫,露出爪牙,四大圣僧显然也没了把握在这样的局面下跟他动手,只是心有戚戚觉得了空禅主不该救这样自尽圆寂,若是有他领头就算双方不比拼武力,也有足够分量的领袖来反对文搏。
这些和尚却忘了正是因为文搏正面击溃了空,让了空意识到自己如果不死今日佛门只怕要被文搏借故一网打尽,净念禅宗在了空败后更是无力反抗。所以了空才决定以自己一死来承担所有罪责断去文搏借口,这样文搏若是还想插手佛门事宜就只能温水煮青蛙,否则文搏休想掌控佛门,只能鱼死网破,这就给了四大圣僧周旋余地。
只是了空也想不到自己一死,文搏竟然抛出了一个瞬间就分化四大圣僧的提案。别看道信大师和嘉祥大师没有开口表明态度,实际上这两位已然心动。
因为不论禅宗还是三论宗在这个时代都不属于主流,禅宗后来经过弘忍、慧能发扬光大,三论宗直接衰败到后世都几乎不曾听闻。
所以这两位高僧不同于另外两人,有借助西行取经完善自家理论弘扬光大的意愿。并且此事若是能成,必定开启华夏佛界的恢弘盛世。
道信大师就极为看好文搏这次西行取经的方案,原因无他,之前僧侣们去往天竺求取真经都属于个人行为,就连所在寺庙、宗派支持的都非常少见。哪怕到了玄奘都是偷渡出境还被唐太宗下令追捕过,根本得不到大势力的支持,遑论国家在背后站台。
而文搏代表的不仅仅是他个人,还是整个魔门。若是能在无遮大会上敲定此事,那就得再加上佛门。这样两个势力支持的西行取经必定大获成功,如何不让道信心动?
谁叫魔门有钱,控制了丝绸之路的起点,本就有大量商队往西域通行,早有了成熟和较为安全的路线。而且道信大师颇为看好文搏主宰的魔门在接下来争夺天下中取得优势,到时候等石之轩回归之际,说不定朝廷背后就有魔门身影,借此弘扬佛法普度众生指日可待。
不过道信大师这也有点儿一厢情愿,文搏派出石之轩西行取经完全是出于利益考虑。希望通过这次行动掌握佛门话语权,至于弘扬佛法,说句不好听的,那就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不符合当下发展的经义全给他重新解释,这就是宗教当中最要命的释经权。
那时候文搏说谁是异端谁就得被朝廷清剿,不但世俗权力上无法对抗朝廷,就连宗教的话语权都被文搏拿在手中,随时用“异端”的大棒敲打不听话的宗门。
这样一来文搏就不需要用太过激进极端的手段灭佛,而是改造佛门。通过这种手段能够解放出大量人力财力发展国家,在这数百年中已经算得上是颇为柔和的手段。
谁不知道佛门人多钱多?周武帝宇文邕时期,当年记录在桉的人口九百万,可当他解散佛寺、道观之后就凭空多出百万人口,这百万人当然不是地里头蹦出来的,而是佛、道两家庇护隐藏的。
因此文搏决心甚坚,当他表露出狠厉的态度,智慧大师与帝心尊者虽然心有不甘但是不敢面上驳斥,只想着此事他们不会赞同,若是石之轩敢于出关取经,到时候不妨再来一次当年四大圣僧追杀邪王的往事——只是这一次或许还得加上道门中人,因为道门也不会乐见佛门取得真经就此发扬光大。
然而这些叵测人心瞒不过文搏魔种灵觉,虽然不能得知其具体想法,但是文搏能如全盛的了空一样感应到众人心中恶意,猜测到这些人就算面上因为自己压制不敢反对,私下里依旧会出手阻挠。
于是他继续抛出具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