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毛荷花的小计划(1 / 3)
“徐先生, 您还是要注意身体,不能再熬夜看书了,再这样只能和六姐告状,取消您的台灯权限”
“有理, 有理, 唉, 向上啊, 我也想节制, 奈何学问太精彩, 你就通融通融”
“二老爷, 您这题还是忘了看括号,这题有两个考点, 四则运算要先做括号里的算法, 再和外头的加减乘除一起,先乘除再加减, 不是从左到右地做”
“那个发bo, 是轻音,不是脖,阿哥你那个发音不对”
铛铛铛,随着钟声响起, 台阶上的众人纷纷加快了脚步, 往各自的教室又或是校外走去云县的哪里虽然都很热闹, 但除了人流永远川流不息,说话永远要靠喊的码头之外,白日里最热闹的,无疑是此处这在县城之外开辟的扫盲学校,在云县做工的、做生意的外来人口, 才刚稍微安顿下来,便立刻要来上半日的扫盲课,这里随时都能见到下了学去做工的,又或者是做了工来上学的,在课间时分,更是人声鼎沸,脚步匆匆,又夹杂了悠扬的叫卖声,热闹得几乎能赶得上码头了
“现摊的热煎饼哎火烧来一个夹了肉一咬一口油哎”
“灯盏糕来一个,辣得跳”
“炸年糕炸鸡翅了,炸鸡架现来现炸五文一个”
小贩的吆喝声混着那油炸物的浓香味道,传到了东江军这些瘦骨嶙峋的女娘耳中,哪怕是听不懂,也带着极度的诱惑力。这些女娘们个个都剃了光头,面色黑红,脸上脖子上还有些擦伤的痕迹这是太久没有洗澡了,在澡堂子里搓垢时得太狠,留下的红痕。她们禁不住在校门口回头盼望着那一溜的小贩,有些年轻的女娘已经忍不住咽起了口水,但大多数人都还倔强地维持着最后的尊严,哪怕小贩们招手让她们过去试着吃一块,她们也都约束住了彼此,摇着头,坚定地聚在一处,等待着她们的首领。
“荷花姐”
“荷妮儿”
很快,她们便见到了毛荷花的身影,她从初级班教室里冒了出来,一溜小跑,差些还撞到了同学,连忙站住了道歉,很快又发足奔了过来,“姐妹们久等了,走,俺带你们上工去。”
她已来了一个多月两个月了,便和这帮新来的女娘不同毛荷花竟又长高了,而且长高了不少,看着大约有一寸的样子,或许还能再长,而且她脸颊上的肉显然地丰满了起来,肤色虽然依旧不白净,但也不再暗沉,而是散发出了匀净的光泽,她的衣衫也比这帮女娘们的更合身棉袄是早准备了的,一落地就发了,不然很多女娘几乎是衣不蔽体,但既然如此,也就注定不太合身,今日毛荷花还特意地去弄了针线来,预备着给她们回去改衣服。
“这儿大哩”
看到毛荷花,东江女娘就有主心骨了,她们也活泼了起来,纷纷地发表着自己的感想,“你不来,我们真不敢乱走,又还不怎么会说这里的官话”
“可是了,路牌也不认得,还看街边有人卖地图的,好新鲜”
“那个卖煎饼的是春妮不是上一船和你一起过来的怎么去那做活了旁边那个是她家汉子”
“是春妮,她前几天刚结婚”
这十几个东江女娘,工作上也被分到了一起,她们是在洗衣房做事的,正好和毛荷花的工作单位顺路,毛荷花便把她们放在了自己名下做帮扶对象第一批东江女娘里,有不少尖子,如今扫盲班已经毕业了,也都换到了较好的工作,而毛荷花便和买活军的吏目商议,由她们来以老带新,做新女娘的小老师,帮助她们融入买活军,这其中就包括了教她们怎么遵守宿舍的规则,怎么洗衣洗澡,怎么去食堂吃饭,怎么在城里认路自然了,也包括了怎么快速地学会买活军这里通用的官话。
此时的官话,除了必然的地方口音之外,又还分了南腔北调原本官话是以金陵话为基础进行厘定的,但迁都百年后,糅合了京城本地方言,北方方言的北方官话,悄然成为了官场的主流。南方官话和北方官话的差别不大,彼此可以互相听得懂,但是有些勉强的,而北方官话又反过来影响了辽东山阳等地的方言,使得当地的方言和官话处于一种微妙的叠加态不像是南方这里,方言和官话泾渭分明,在北方,你可以说本地的方言是一种特化了的官话,只有腔调的变化,以及一些本地的土词,只要慢慢地说,外地人也能听懂。但实际上,只要是说得快起来,那么彼此的交流也一样是很成问题的,介于听得懂和听不懂之间。
而买活军这里,他们的官话更接近于北方官话,辽东女娘们即便从来不说官话也能听懂一些,只是不怎么敢讲,毛荷花鼓励她们,“怕什么,只说去便是了,未必他们的官话比你说得就好。”
又说,“那些零嘴儿,省省钱,想吃就买一个尝尝,别叫人小瞧了咱们去,都大大方方的,该吃吃,该喝喝,卖得也不贵,怕什么呢”
怕什么,新来的女娘们说不清,这环境处处都太陌生了,虽然在船上已经打了个底,但来到这里她们仍觉得晕晕乎乎的,从气候、发型到衣着,不同的地方太多太多,在老家,金钱鼠尾的建贼顶着大光头上的小细辫子,到处地抓包衣阿哈,在这里人人都是短发,新来的人为了防跳蚤也要剃光头,在老家此时已是滴水成冰的数九寒冬,在此处仿佛还是深秋般只有一点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