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草原上的新商队(1 / 2)
“虎福寿, 你还敢踏出你们延绥关一步吗”
“为何不敢”
正当黄来儿和张秉忠两个编织爱好者,正在昏暗的天色中点亮了油灯,数着针数时, 寒风料峭的域外草原之上,也有两帮人马正在圆顶穹庐之前对峙, 一个矮壮的鞑靼汉子,满面胡须怒张,宛如钢针一般,正看守在自家的穹庐之前, 和买活军商队的向导寸步不让地对峙着, 用鞑靼语怒喝道, “狡猾的骗子,背叛了草原, 你的灵魂要在泥沼里腐烂”
“骗子至少不会被饿死也不会被天花烧死骗子活得最久,能见到苍鹰老去再说我现在不是骗子了”
虎福寿自豪地挺起胸膛, “我是买活军的活死人那日松, 我已经信奉了六姐菩萨, 六姐菩萨宽恕我,赐予我灵魂的安宁”
提到谢六姐, 鞑靼汉子的愤怒有所收敛了, 他不由自主地摸了摸腰间的盐口袋上好的雪花盐,比所有走私商队卖的盐都要更好, 谢六姐的盐。
谢六姐给这片荒漠草原带来的, 又何止是盐呢那日松半信半疑地打量着虎福寿身后的商队, 在穹庐附近,弯着腰出来捡羊粪做饭的老妈妈,也感兴趣地盯着队伍里的几个女娘是的, 买活军的商队,胆子实在是很大,他们虽然是第一次来到漠北,但却居然带了女人,而且,和鞑靼人对敏人的印象不同,他们的女娘要比鞑靼女人还要更加健壮。
“你们真的只是来做买卖的”他往一旁让了让,不再阻拦商队们的行动了,虎福寿回头用汉语和商队说了几句话,商队们便从马上卸下了帐篷,手脚麻利地在几个毡包的下风处不远,开始搭建自己的帐篷,而那日松的老母亲也已经走了过去,用生涩的汉语指点着商队,“那里,那里,有水。”
“巴雅尔拉”
那几个粗壮的女娘居然会说几句鞑靼话,她们立刻和老妈妈手舞足蹈地沟通了起来,同时从马背上取下了小水桶一旦进入塞外走商,吃饭取水的家伙事是必须要自备的,草原上走几天也没有人烟的情况很常见,像是那日松一家,他们也很快就要转场了,要把牲畜从过冬的草场,转到春季草场上去,如果虎福寿一行人晚来几天,或许就要扑了个空,只能自谋生路。
“塔宾泰,去宰一头羊来”
火把被点起来了,那日松的吼声在草原上回荡,伴随着羊叫声,火光中,男人们拎着几桶水走了回来,女人们劈柴、烧火,还有几个商人点着火把翻检那日松家的羊毛,“还可以,往常商队是多少钱收的”
“都是换盐,换茶,也换瓷器,我们不用钱”
塔宾泰是那日松的侄子,他的汉语说得还不错,“一斤羊毛换半斤盐、三两茶也换铁,一斤羊毛一两铁。”
铁器是草原部族急缺的东西,他们也缺陶器,商队的人便问,“马口铁的东西要不要”
“马口铁”
这个东西对于鞑靼人来说,不算是很陌生,但价格非常的昂贵,是一般牧民买不起的,商队都是直接送到察汉浩特去,那里有诸多鞑靼的贵人,是鞑靼的都城,或者,他们去科尔沁、喀尔喀的草原集市,如果运气够好,没有被直接抢夺走的话,一个马口铁的酒壶能卖上三四两银子,甚至是等重量的金子,塔宾泰摇头说,“太贵了,我们买不起”
“那是商队从京城运来的价格,我们的价格不一样。我们的马口铁很便宜,一个马口铁的水壶只要三十斤羊毛。马口铁的盘子更便宜,一个十斤羊毛,一套,连碗盘都有,只要一百斤羊毛。”
草原上最缺的,首先是盐、茶,其次就是盛器,比如铁锅,这东西对鞑靼人的意义比南面的贫苦人还大,因为他们的用铁是受到严格限制的,而哪怕是陶器都难以自产,还有碗盘、餐具,大多数鞑靼人都只能用沉重的木器马口铁的盛器,哪怕是那日松都不能不为之心动,一百斤羊毛,不能说是贵了,那日松一家养了两百多只羊,这是去年起新扩张的羊群,他们是买得起的。
“那就来一套有没有买活军的周报”
这当然是有的,而且还有特意写的养羊歌谣,还是三语版本的汉字上,用拼音标注了两行,第一行是汉字本身的拼音,第二行则是鞑靼话的拼注鞑靼语是表音语言,用任何字母都可以拼读,这种鞑靼话的拼注,只要是认识拼音的,都可以跟着唱出来,并且了解到其中的意思,甚至于,还可以通过鞑靼语的拼注,反过来学习拼音。
那日松立刻就对这本书籍爱不释手了,他反复地翻看了起来,又让塔宾泰取来了马奶酒,对虎福寿也比之前和气了许多,答允他们明早搬出羊皮来给他们挑选,这是鞑靼和关内贸易的主要货源,皮草、肉干、奶制品、马匹、药材,这都是草原的大宗货物,也是内陆的确有需要的东西,至于草原子民,他们缺的可就多了,关内的好东西,他们再没有不要的。
“天花疫苗呢,有没有”
毡包里已经传出了诱人的香气,这是新鲜刚宰杀的羊肉,一点膻味没有,只有诱人的肉香味,狗儿们在毡包后头打转,摇着尾巴舔舐着沾了雪的嫩草尖,它们很快也要有口福了,至少能跟着咬几块肉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