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台城风雨(2)(1 / 3)
夏华问道:“前些天陛下出宫时气色尚好,现在怎么这样了?”
戴渊叹道:“我本来随陛下在城外准备迎敌,谁料王敦诡计多端,转而去攻打石头城,周札不战而降,陛下本就忧思过度,如今急火攻心,只好先回宫中调养。”
“果然是周札!前些天你们还一同商议军情,现在却临阵倒戈!”夏华愤然道。
戴渊顿足道:“都是我等失察,没能及时提醒陛下。周札出身义兴周氏,本是江东豪族。当年周玘想要图谋聚众叛乱,他先行告知朝廷,这才免去一场祸端,当时我们都以为他大义灭亲、忠心耿耿,唉,现在看来这些年他怀恨在心,原来是另有所图呀。”
“那周氏既是江东豪族,宗族多人在朝中为官,为何还要叛乱呢?”夏华不解问道。
戴渊叹道:“这就说来话长了。你墨门也在江东一带,可知十几年前哪个家族最为风光?”
夏华接道:“我少年时就去墨乡学艺,好些年不知世事。小时倒听父辈们说过,江东之豪,莫强周沈。”
戴渊点头道:“这就是了。义兴周氏,吴兴沈氏,当时是江东两大豪强,风头无两。就说那周玘,当年三定江南,稳定江东政局,于朝廷立有大功。皇上当年南渡时,也是仰仗周沈两家支持,才能在江东立足。可惜周沈两家权势太盛,后来琅琊王氏兴起,逐渐取而代之。周玘见南方士族渐衰,不满北方士族掌权,这才心生怨恨谋反。其实他本无称帝之心,也算不得什么谋反,不过是想夺回家族原来的荣耀罢了。”
“这么说来,周札是对周玘之死怀恨在心,不满周氏家族地位衰落?”夏华猜道。
戴渊道:“周札这个人胆小吝啬,当时为求自保,告发叛乱之事,陛下虽然没有杀周玘,但他却不久因此事忧郁而死,周家则更加衰落,想必周札对此事耿耿于怀。可笑的是,当年取代周沈二族的琅琊王氏,现在倒真的谋反叛乱了。”
夏华心想这几家豪门望族把持朝政,互相倾轧争斗,哪个又真正把世间百姓放在心上?他心中厌倦,一时无语。戴渊又道:“夏校尉,陛下命我等夺回石头城,事不宜迟,咱们就此别过。”
夏华告别戴渊,登上城楼遥望,远远见石头城方向果然已换成武昌军旗号,嗟叹朝廷腐败无能。李清扬见他时时忧虑,添上一件披风道:“三哥,你说戴将军他们能攻下石头城吗?”
“师妹,我心中也没什么把握。刘隗、戴渊虽然忠心,但都是文臣出身,难比王敦常年领兵。”
李清扬忧道:“这么说,建康城也免不了一场战乱?”
夏华拍拍她肩膀道:“别怕,有三哥在,任他千军万马也伤不了咱们。”
李清扬心头泛起一阵暖意,拉住他的手笑道:“这可是你自个儿说的,我以后就吃定你了。”自明珠死后,夏华身心多见憔悴,幸亏这些日子有师妹精心照顾,这才慢慢恢复。两人朝夕相处,回想往事种种,不知怎地,心中渐生情愫。他本已死心,起初还多有自责,但情由心生,岂能任由禁止。心中感激,便握住师妹的手道:“那是自然,咱们再不分开了。”
李清扬一羞,手缩了回去,转念道:“如今战事紧急,你既然答应明珠姐姐,就应该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保护皇上可没那么容易。”
“明珠所托,我当然记得。这些天我仔细想想,我保得了皇上一时,可保不了他一世。等到战事结束,咱们就离开此地吧。”夏华仔细端详李清扬一会儿,见她眼神之中透出一份坚韧,早不是墨乡里的小孩子了。又道:“你现在十七岁,已经长大懂事了,师父定然也会高兴的。”
这些天下来,夏华心绪不宁,听说石头城外战事焦灼,刘隗、戴渊、刁协等部轮番攻城,都是无功而返。他凭栏独倚,见台城宫内景色如旧,但往来禁卫宫人行色匆匆,人数少了许多,心下生疑,叫来两名禁卫盘问。一名禁卫道:“将军有所不知,这宫内的随从禁卫,本来有不少王氏子弟,两月之前,王含还担任着光禄勋,总管宫中大小事务。后来虽然投奔王敦,但手下耳目众多,不少宫人校官都是他一手栽培的。这些人本来就是待价而沽,不时向宫外传递消息,如今见叛军连打几个胜仗,都邀功请赏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