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你怎么证明?(1 / 1)
你还没告诉我,这是不是新的剧本。
赵灵灵继续追问。 完全把要找周倾城算账的事抛到了脑后。 她可是清楚的很。 自家男人就是一个宝藏男孩。 眼光那是没的说。 才华也是一等一。 他写的剧本,肯定是好剧本。 她当然眼馋。 反正都是自家男人,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是。 刚有点构思,目前正要写出来。 周倾城没有隐瞒,如实道:不出意外,这也是我要拍的下一部剧。 我看看 赵灵灵顿时来了兴趣,一屁股坐在周倾城的大腿上,开始了起来。 半饷后。 因为周倾城还没写多少,很快赵灵灵就看完了。 不满道:周倾城,为什么你写的剧本都是没有女主的? 从开局到目前为止,写的最多的都是一个叫盖聂的剑士。 连女人都没出现过。 她的期盼落空了。 周倾城环抱着她的腰,开玩笑道:你也知道,我是历史专业的,写的剧本一般都是与历史有关的。 周倾城,你几个意思? 赵灵灵忽然急眼了,用危险的眼神看着他,质问道:你的意思是,我们女人没你们男人重要? 我可没这么说。 周倾城立马认怂,但还是小声嘀咕道:但古代不就是如此吗? 你莫不是觉得我听力有问题? 赵灵灵瞪了他一眼。 这家伙。 在她耳边嘀咕,是怕她听不到? 其实她也明白周倾城说的没错。 自古以来,都是男子比较重要。 这种说法,一直持续到大夏国成立,才有了男女平等的说法。 可就算是这样,你就不能稍稍改编一下? 本来想要讨要的角色的,现在没戏了。 至于说周倾城答不答应? 在赵灵灵眼里,他可没有拒绝的权利。 身为自家男人,难道不应该支持一下自己的事业? 再说了,她可不是花瓶,可是以演技出名的。 没看到现在到哪里,都有人称呼她灵仙子吗? 这就是证明她出演的貂蝉这一角色非常成功。 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 咳咳! 别急啊! 周倾城自然也是看出了她的小心思,失笑道:女角色自然也是有的,而且还不少。 赵灵灵听出了他的意思,没好气道:也就是说,还是没有女主呗! 额 周倾城无言,但还是点头道:确实,严格来说,里面确实没有女主,毕竟这部剧,主要是讲诸子百家的。 没等赵灵灵发难,周倾城急忙补充道:但重要的女角色还是不少的。 我的眼光你是知道的。 这还差不多。 赵灵灵这才满意的笑了。 对于周倾城的眼光,她是十分信任的。 既然他说了是重要角色,那就一定是。 于是她就问道:那能不能给我一个角色位置? 唔 周倾城开始思考起来。 见他半响不说话。 很为难吗? 如果没有适合我的角色,那就算了。 虽说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想法,但如果实在没有合适她的角色,她也不会强求。 毕竟,像貂蝉那般合适她的角色,可不是那么容易就有的。 也不是。 周倾城摇了摇头,解释道:我只是在考虑哪个角色更适合你。赵灵灵眼睛一亮,也就是说,有合适我的咯?
周倾城点头,但还是提前说道:不过我还得斟酌一下,这样,等我剧本写出来,到时候再合计一下。 我就知道你最好啦! 赵灵灵开心的赏了他一口。 当然。 周倾城也是对事不对人。 如果赵灵灵是那种花瓶的话,哪怕她是自己女人,他也不会松口。 他把拍摄看的很重。 这属于原则问题。 对他来说。 既然要拍,那就要拍好,尽力做到最好。 那我就不打扰你啦! 你好好写剧本,我先走啦! 赵灵灵丢下一句话,就蹦蹦跳跳的离开了。 就像她来的也快,去的也快。 见状。 周倾城也是无奈的很。 他本来还打算问问赵灵灵今晚有没有空,想和她去酒店开个房打扑克呢。 大家都是成年人嘛! 没必要藏着掖着。 不过看来是没戏了。 终于写完了。 周倾城伸了个懒腰。 从他开始码字时,此时已经过了三天。 这三天里,他除了吃饭和少许的睡觉时间,几乎都在全力码字。 好在脑中的剧本记忆很清晰,不然也不可能那么快完成。 保存好。 他就躺在床上好好休息了一番。 醒来后。 才去把剧本打印好,拿去给学院那两个老头子看。 虽然他现在还剩下不少钱,可以直接开始拍摄。 但毕竟现在他还是打着历史学院的名头。 走个过场是很必要的。 而且很多拍摄的场地,可是还需要那几个老头子帮忙呢。 毕竟,背靠大树好乘凉嘛! 还有。 剧本的事,那两个老头子这几天可是没少上门来询问。 在看到周倾城在专心码字后,才没有打扰。 院长办公室。 此时两个老头正在认真审阅周倾城带来的剧本。 这一看,就是一下午。 好在周倾城有所准备。 带了一些吃的。 可以一边喝茶一边等他们看完。 也不用担心饿肚子。 好,写的很好。 两个老头看完后,纷纷开口赞叹。 周倾城,从来都不会让他们失望。 但还有一个问题。 只听陈长生严肃的问道:小周,这个剧本中的大秦,是你杜撰的,还是又是你从哪本史书上看来的? 这事必须问清楚。 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经历过上次的事,他们也是怕了。 怕外人拿这事说事。 不管是杜撰的,还是真实存在的。 最好提前问清楚。 以前外人诟病。 这是我经由真实历史改编的。 战国七雄,大秦始皇帝,历史上都是真实存在的。 我只不过在其上改编了一下。 对于这种问题,周倾城的语气也认真了起来。 在来之前,他也想好了说辞。 你怎么证明? 还是你上次买到的史书,不止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