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春秋五霸(第二种说法)(1 / 9)
在公元前7世纪,随着春秋时期的到来,封建国家之间的战争不断升级。
战败的国家只有两种选择:一是向胜利者乞求和平,成为胜利者的附庸国,接受所谓的“城下之盟”;二是被吞并消失,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强大的封建国家,不断吞并弱小的国家,日益扩张。
小国的数量因为不断被吞并而减少,剩下的小国也因为不断被侵蚀而变得更加微不足道。国内也不安定,国王们不断被敌国或者本国政变所推翻或者杀害。
仿佛一下子,以周王室为首的整个国际社会,就变了,就成了无政府状态。可,就在如此变化的同时,这个无政府状态的国际社会,一下子就被一个霸权秩序取代了。
一个超级强大的封建国家,突然就像强盛时期的周王室一般,不停地行使着中央职权。他们一方面保护弱小国家不受其他强大国家的侵略,一方面保护封建国家国王的传统利益不受国内新兴力量的冒犯。这种霸权秩序成为了春秋时期的最大特征。
一、霸主的出现乃时势所逼。封国数量在周王朝时期达到了17余个,但具体数量无从得知。
这种现象,本来只有在周王室下令撤销、派兵严惩、自然衰亡时,才会发生。然而,随着周王室实力的削弱,强大的封国,只要有吞并弱国的野心,这种现象就会出现。
例如,齐国吞并了谭国、郕国、鄣国、阳国、纪国、遂国和宿国;晋国吞并了霍国、魏国、耿国、虢国、樊国和虞国;狄部落吞并了卫国、温国和邢国;秦国吞并了西虢国、梁国、芮国、滑国、鄀国和蜀国;楚王国吞并了息国、弦国、黄国、夔国、江国、六国、庸国、巴国、申国、吕国、宗国、蓼国、舒国、舒蓼国和邓国;邾国吞并了须句国。
如此一来,仿佛那些弱小的封国,就变得更加不重要了。有些甚至只在史料上出现过一次或数次,后来就消失了。
在西周时期,封国最初只有一个城市或村落。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互相兼并,疆域不断扩大,城市和村落也逐渐增多,各封国才建立了都城,逐步成为独立的王国。
封国之间的互相并吞和国内反抗引起的紧张局势,导致春秋时期前期发生了四十多起逐君杀君的事件。
在这种残酷形势的威胁下,封国统治者感到恐慌,那就非常正常,一点儿也不奇怪了。毕竟,他们面临的是强大邻国那随时侵略、并吞的威胁,和国内反抗力量那随时赶走、杀害的威胁。以周天子为首的周王室,根本就没有任何作用,它是势力不能维持旧秩序,礼教不能发挥约束大诸侯。真是力量决定一切。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绝大多数封国统治者的需求一下子就产生了,他们就像武侠剧中那些渴望大侠救助的普通老百姓一样,只要一个封国超级强大、德高望众、坚持正义、惩恶扬善、除暴安良,就愿意拥护或支持它建立颇似王权的霸权,成为颇似天子的霸主,以达到“保护自己不被侵略或并吞,保护自己不被逐赶或杀害”等目的。于是乎,这种需求与超级诸侯的野心一配合,那种颇似“天子”的霸主角色,便登上历史舞台,上代中央,下治地方了。
只不过,那些家伙的野心,还没有达到“统一天下,建立王朝”等境界而已。可是,就算没有达到如此境界,只想“建立霸权,成为一个霸主,让天下所有封国都望其项背”也不错。毕竟,这霸主代替天子、诸侯国代替周王室以后,也能像周天子那样接见天下诸侯、接受天下诸侯的进贡、审理诸侯国之间的纠纷争执、依“法”保护弱者不被侵略(吞并惩罚大诸侯侵略(吞并。
唯一遗憾的,就是:这种霸权,依靠的是武力而不是法理,它永远都不能成为世袭的遗产。只要其武力一衰弱,它就会马上转移,一下子就附到强者身上。
二、春秋五霸。春秋时代,出现了五个霸权,被称为“春秋五霸”,分别是齐国、晋国、秦国、楚国和吴国。
虽然有人对其中几个霸主的身份存有争议,但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的霸主地位无可置疑,秦穆公的争议也不大。而宋襄公、吴王阖闾、吴王夫差、越王勾践等则存在争议。
毕竟,吴国只有阖闾、夫差父子两代实力强大,即使他们有会盟中原的野心,并真正实施,但将吴国称为霸主,恐怕也是非常勉强。
每个霸权都曾经煊赫一时,但没有一个霸权能够统治整个中国,就像19世纪和2世纪没有一个霸权能够统治整个世界一样,他们只能在自己的周围建立势力。
齐国霸权在东方,晋国霸权在北方,秦国霸权在西方,楚王国和吴王国霸权在南方。
当齐国称霸时,秦国不受影响。楚王国称霸时,齐国也不受影响。齐秦两国是短期霸权,霸主身死,霸权即消失。吴王国也只有父子两代,兴衰迅速。只有晋楚二国是长期霸权,斗争激烈,持续了1多年。
霸权的决定因素是武力,武力的体现是战争。一场大战下来,晋国胜利则晋国成为霸主。又一场大战下来,楚王国胜利则楚王国成为霸主。因此,春秋时代也是国际争霸的时代。
五霸之首的齐国,其国君姜小白可谓传奇人物。他的前任国君齐襄公姜诸儿却是一个顽固又自私的人,最荒唐的一件事竟然是与妹妹文姜通奸。
文姜嫁给了鲁国国君鲁桓公姬允,一天,鲁桓公夫妇到齐国访问,两人竟然重温旧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