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司法(2 / 3)
“这些日子,内阁忙于朝官改制,未曾注意到地方上,臣粗略的看了几眼,挑要紧的先说……”祖回忆了一下,道:“首先兖州刺史说要在境内兴修水利,兴建学堂,大力推动农桑垦田,这些都是去年就奏报过了的,如今只完成了一部分,离预期目标还早,请求朝廷暂缓一两年……”
“情有可原……”
“其此,平州刺史平鉴还有营州刺史同时上表,道辽东辽西诸州,百姓阶层成分复杂,不宜在此时行此策略,应当暂缓,以教化为先……所以,他们觉得,使用当地各酋领为官员,更易于统御地方,不至生乱……”
“这也有道理……”高纬点头,辽东辽西,有大量的契丹、奚人、鲜卑、扶余等民族,成分复杂,而且在此时,契丹和领居高句丽的实力都不算小,在这种时候,一旦民族事务处理不好,就可以引发纠纷,甚至战乱。这就是古今甚至往后的帝王们都热衷于羁縻政策的原因所在,以蛮夷制蛮夷,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损耗。
再有……再有……
祖也支支吾吾了起来,高纬看见他那副德行就来气,翻了个白眼道:“行了,朕知道了,剩下的那些,都是一些找借口的,对不对?”
“反正朕还有那么多年的时间,现在最紧要的还不是这个,有得是机会收拾干净,你先下去吧……”
“臣告退……”
高纬凭栏而立,千般事务在脑海中反复涌动。
地方权力不断缩小,中枢权力不断扩大,这是王朝发展的必然趋势。
州与中央政府间的关系,就北齐而言,州受控于方镇都督,成为这个时期的明显特点。
各政权中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初期,总是表现为中央集权较强,地方则明显弱化。
整体上,表现为以地方分权为主,而个别时期的中央集权又显得高度强势。
一方面,地方有义务服从中央政府的领导,是朝廷这座权力大厦的根基,另一方面它又有实力为地方的实际利益而抵制中央,而使自己在地方的管理中有更多一点灵活性。
但弱点也是同样致命的,如中央与地方在行政权的关系上,三国西晋时期,表现为牧守申政,朝廷监控,中央集权明显较强。到了东晋南朝时期,门阀政治成熟,宗王出镇成为惯例,从中央到地方,门阀大族控制了内外权力,皇权总体上表现为驾驭地方无力。
一方大员,对于当地官员的任免,可以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这是中枢衰落、世家豪族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到了后来,鲜卑人入主中原,北方广大的汉人地区和胡人聚居区,实行胡汉分治。加强胡人对汉人的地区的管理。州郡县则实行一州三刺史、一郡三太守、一县三令长制度。
三长官的设置一为宗室,一为鲜卑人,一为汉人。
在中央与地方的财权关系上,三国西晋时期,利权统归于朝廷。
地方上,则财分大府与小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