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太宗宣武帝实录34(1 / 1)
陈牧:寡人欲知,人君何以化下,先生教我。
萧凡:臣以为,以人君行教化于下,如风偃草。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言君子以仁信化下,如风偃草之易也。上不节心,则下多逸志,《康诰》曰:一人贪戾,一国作乱。《汉书》曰:宫中好高髻,城中高一尺。《荀子》曰:上好贪利,则臣下百倍。亦此之义也。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言君子当修身约己,以化天下。若不能修身约己,而欲禁民为非者,是犹恶火之燃,添薪望其止焰;忿池之浊,挠浪欲止其流,不可得也,人君苟能先正其身以率下,则不言而信,不教而化矣。
陈牧:先生之言是也,寡人谨受教。
陈牧:寡人闻,宏风导俗,莫尚于文,何也?先生教我。
萧凡:臣以为,尚者,加也。宏广风化,导引习俗,无加于文术。《学记》曰: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敷教训人,莫善于学。善者,大也。敷宣政教,训诲人民,无大于学校。《学记》曰: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因文而隆道,假学以光身。因者,由也。假,藉也。由以文术,可兴隆道德;藉以学习,可光显身名。《刘子》曰:未有不因学以鉴道,不假学以光身者也。
陈牧:先生之言是也,寡人受教矣。
陈牧:寡人闻,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不游文翰,不识智之源,何也?先生教我。
萧凡:臣以为,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即此义也。
陈牧:先生之言是也,寡人受教矣。
陈牧:寡人闻,偃七德之余威,何也?先生教我。
萧凡:臣以为,天下既定,则海水不波,兵尘不起,故云清晏,武有七德,一曰禁暴,二曰戢兵,三曰保人,四曰定功,五曰安民,六曰和众,七曰丰财。偃者,息也,卧也。天下既定,示不用也。敷九功之大化,厚生以养民。
陈牧:先生之言是也,寡人受教矣。
陈牧:寡人闻,文武二途,舍一不可,何也?先生教我。
萧凡:臣以为,非文不治,非武不定,故定之以武,守之以文。夫文德者,帝王之利器;威武者,文德之辅助也。文之所加者深,武之所服者大,故缺一不可。与时优劣,各有其宜。时乱则尚武,时平则尚文。文武之任,各要合其时事之宜。故文武二途,不可偏废也。
陈牧:先生之言是也,寡人受教矣。
陈牧:寡人闻,非知之难,惟行之不易;行之可勉,惟终实难,何也?先生教我。
萧凡:臣以为,此乃《商书说命》之辞也。非知之艰,行之唯艰。言知之易,行之难,以勉劝高宗,克终于善道也。是以暴乱之君,非独明于恶路;圣哲之主,非独见于善途。良由大道远而难遵,邪径近而易践也。小人俯从其易,不得力行其难,故祸败及之,君子劳处其难,不能力居其易,故福庆流之。故知祸福无门,惟人所召。
陈牧:先生之言是也,寡人受教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