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对症下药(下)(2 / 3)
可是考虑到实际情况,他把剂量改成了五剂。
中年人在来江中院之前,已经看过不少医生了,服药不少,可都无济于事,这也导致中年人现在已经没有最初的耐心了,这一个时间段是患者最心浮气躁,最急于求成的时间段。
作为医生,不仅仅要诊病,还要去揣摩患者的心理,要不然即便是药物对症,往往也会适得其反。
这就好比前几天李小飞看的那个小男孩,明明药方对症,可家里人就是不遵医嘱,最终导致小男孩从小病发展成大病,最后成了危证,现在还在留观室住院呢。
对于一些突发的病症,很多患者的心理是会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而变化的。
就拿中年人这个情况来说,最初失明,中年人虽然急躁,却也有着一定的耐心,最初看病的时候也会非常的上心,医生开的药物他也会尽可能的按时服用,不会去打折扣。
一个病症的初期,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其实是最高的,这个时候他们对治愈的希望也是抱的最大。
可随着不断的治疗,效果并不显著,这会儿他们就会开始质疑医生,耐心也会逐渐消磨,服药的时候也讲究速效,两天吃的没什么效果,下意识就会认为这个药不管用,这个医生水平差,然后就会继续去找医生,从此陷入一种死循环,最终导致他们对医生越发的不信任,治疗的时候越发的心急,除非立竿见影,要不然就开始质疑。
方寒正是猜到这一点,所以开的药不多,把十剂减半,改成了五剂。
五剂药,这给患者的感觉就会不一样,药不多,哪怕前两剂没太大的效果,他也有可能会坚持服完,服完之后干什么?来找医生的麻烦,质问。
而方寒也有信心,五剂药服完,中年人一定会感觉到改善,然后坚持服药,保证痊愈。
要是一开始就开十剂,两剂没效果,他或许没耐心坚持把药物服完就去找新的医生了。
这就好比老师给学生布置作业,聪明的老师布置作业不会布置太多,不会布置那种把课文抄写十遍二十遍之类的,往往都是抄写两遍三遍。
两边三遍,大多数学生都会去写,又不多,何必挨老师骂,写完了也就轻松了。
可十遍二十遍,听着就头大,甚至觉得自己压根就不可能完成,这个时候一些学生干脆一个字都不会写,反正完不成,写一遍和不写有什么区别吗,都是挨骂。
方寒这个把剂量减半,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
“嗯,谢谢您。”中年人站起身道谢。
方寒也站起身,再次叮嘱:“五剂药没多长时间,如果你们是外地的,我建议最好在江中呆几天,就不安排你们住院了,给你们省点钱。”
“谢谢您。”中年人再次道谢。
目送着中年人夫妇离开,李小飞这才迫不及待的问:“方医生,刚才这个人是失明,您这个诊断?”
“失明只是表症,导致失明的病因若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