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清高的人(2 / 3)
拉巴子长期生活在草原荒漠中,在中原一带天然不吃这果物而津津有味地食用。
韩冲借买枣子之机,询问卖枣子的商贩朝歌城内最著名酒楼的位置,带领韩涛一行前来。
由于许氏兄弟的到来,以及月旦评的影响,使得这些酒楼的生意,比起寻常也要好了很多。
还好韩涛之类的倒也不缺银两,打完伙计们的几个钱,就在角落布置好两桌供大家坐。
“小哥,你们这酒楼最有名的菜是什么,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吗?”一个身材魁梧、皮肤黝黑的汉子走到笔者面前,热情地问道。韩涛饶有兴趣的问伙计。
“我们酒楼最有名的自然就是这淇河鲫鱼。这淇河水清澈明亮,所产鲫鱼鱼背宽厚,体态丰满,口感极好。”
“今日我们店内正好刚进来一批新鲜的活鲫鱼,几位可要尝尝?”一位店主指着货架上一篮活鱼说。伙计们马上给韩涛和其他人做了介绍。
“好,就麻烦小哥为我们点上几尾,再安排其他一些小菜就是。”“我知道,你这是要给我送上几盘菜了!”韩涛点点头,应了一声。
伙计们同意吆喝就走了,时间不长,就端上来几条刚做完的鲫鱼,还有几个小菜,就在几个人面前。“我这是给大家准备的。”“几位爷请慢慢品尝。”
韩涛并没有急着吃鱼,反而拉着那家伙问:“小哥,月旦评你们知道吗?”
“当然知道了,自从两位许先生来到朝歌,并且宣布要在这里举行月旦评,大街小巷早已经传开了。”
那家伙看了看韩涛,突然恍然大悟:“几个少爷还要过来月旦评?”
“正是,敢问小哥,这月旦评在何处召开,又有何规矩?”一位乘客问道,“你们的评刊活动是如何开展起来的?”韩涛接着问。
“两位许先生住到了淇园附近,月旦评当日,他们会在淇园之内当众对此次参与的各路学子进行点评。”
“据说此次不同往月,平时都是两位先生都是针对已经完成的诗文字画做出点评。”
“但这次因为他们刚刚迁居到朝歌,唯恐很多来者来不及提前备好作品。”
“所以他们还会当面出题,对参与者进行当场考核点评。”“我们也会在月会上给大家讲一讲自己的故事,或者讲一些小笑话。”伙计们把这次月旦评现场及规则给韩涛介绍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