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1 / 1)
村长回到村子后,先是找了村上面三清庙里的道长,商量了一下借用场地的事情,谈了一中午的时间;下午,村长把村子跑了一遍,问了问那十一个人想干什么活儿,还有,就是要请村里的“师傅们”进行教学。就这样,村长马不停蹄地跑了一天。
晚上十点多,村长回到了自己家中。他坐在屋里的书桌前,拿出本子和笔计算起来、
晚上十二点多,村长放下了笔,看着计算的结果,微微一笑:“行!睡觉。”
早上起来后,村长准备去采买东西,走在村道上,人们纷纷向他打招呼,他感到今天村子里的气氛有些怪怪的,但,又说不出来。
“这群人今天怎么奇奇怪怪的。”村长心里这么想着。
村长昨天跑了一天的事情已经传遍了村子,一大清早,村子里便对村长议论纷纷:几乎所有中年人都认为村长脑子不正常,多管闲事,累死累活的跑了一天,而且还自掏腰包买材料,认为他这是在用钱买“官”呢,想升迁,想“千古留名”;不过,一些年龄小的孩子们却以村长这件事儿为榜样,认为这才是书本上“为人民服务”的真实案例;年龄大一点的老人们,看到村长的行为,想起了当年红军的事情,心里不免得有些感伤。
那十一个人听说村长要出发去镇上买材料,大家都在没商量的情况下来到村口,等着村长,要和村长一起去镇上。但,来晚了了一步,在他们到达村口的时间前,村长先一步和“师傅们”出村了。
到了下午五点多,村长和“师傅们”才回来,因为村里的路有台阶,运送的车没法上去,所以村长便挨家挨户地叫人帮忙,忙了一下午才把材料运到三清庙。
晚上,村长和“师傅们”在村长家开了一个小会,讨论了一下怎么教。毕竟这些人都是当过兵的,学一些组活儿和技术活儿没问题,关键的是还要写写画画,这点把“师傅们”难住了。
“师傅们”讨论了两个多小时,终于有了结果:粗活儿和技术活儿,让他们早上学,中午,“师傅们”为早上做的写字画画装饰之类的,并让他们学着做,不对的地方“师傅们”进行指导,下午,让他们自己把上午的活儿和中午的写画连着进行实践一遍。连着做三天,看这些人行不行,如果有些人学不会的话,就不让他写画了;如果这些人都学不会的话,只能让“师傅们”进行这些写画之类的工作了。当然了,如果“师傅们”进行写画之类的工作的话,自然是要付工资的。
村长一开始还害怕“师傅们”要的教学费会比较高,但,实际上“师傅们”在两个多小时的讨论里根本没提钱的事儿。会开完后,“师傅们”都准备要走了,村长这才提出教学费这件事儿,“师傅们”商量了一下,觉得也就三天时间,时间也不长,更何况,看见村长的行为,他们也不太好意思,所以就没要所谓的“教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