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唐人的太祖之风(1 / 3)
第268章 唐人的太祖之风
罗家父子其实对于杨勇的心思很清楚,只是罗一贯有自己的坚持,而罗俊杰因为还年轻,所以更期望更大的舞台。
尽管袁崇焕在西平堡时就已经说服了罗一贯,但实际上这样的说服中还隐藏了另外一层意思,这也是袁崇焕时候能顶住弹劾的主要原因。
通过给孙承宗写信,这件事尽管有先斩后奏的嫌疑,但天启皇帝还是默许了。
别看小皇帝对朝堂的影响力还很弱,外人还对这个小皇帝不是很了解,但要说这位小皇帝没有自己的主见,那显然也是不现实的。
从现实的角度来说,当时在西平堡的情况下,保全三千士卒和全堡百姓的唯一办法就是接受唐人的招募。
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算是大明和大唐的一种默契,也是一种妥协。
后金其实并不在意大唐插手辽东战局,从后金的角度来说,抵抗越是激烈越需要他们尽快解决,只有整个辽东的抵抗削弱到了一定程度,后金满万不可敌的传闻才能深入大明每一个将士的心中。
之所以还要犹豫反复,之所以还需要杨勇来劝服,说白了不过就是罗一贯的一个对外姿态而已,这件事是儿子和杨勇‘苦劝’的结果,又有袁大人的妥协,从哪个角度来说都不需要自己背锅,也算是罗一贯做出这样的姿态时,心里还给自己留下了一个将来是不可为时回归大明的借口。
至于袁崇焕的那点小伎俩,说实话罗一贯并不看好,无非就是打了这么久的败仗,当一丝希望出现的时候,他不愿意放弃而已。
看着罗一贯沉默着点了点头,杨勇笑道:“罗兄,实不相瞒,我那位族兄托我帮他从难民中招募青壮从军,按照林总督的要求,首批招募的青壮至少三千人,需要具有一定的搏杀能力,等总督府从蒙古人购买的马匹送来之后,这些人是要全员成为骑兵的。”
罗一贯微微一愣,倒是一旁的罗俊杰忍不住问道:“杨叔,你那位族兄不是在总督府当秘书吗?这秘书也能管这么多事?我听说秘书不就是给官老爷当助手,负责安排官老爷的日常型形成、整理文件,并没有实际权利的工作吗?”
杨勇下意识的点了点头,毕竟在如今的宁远城,因为林枫这个东港总督来到这里解救难民,很多有心人就会私下打听一切关于唐人的事情,而偏偏林枫又缺乏人手,自然就会优先从难民中挑选一些读书人来工作。
这些有心的读书人只要愿意和林枫身边的秘书多聊几句,很快就能大概梳理出唐人的体系和官帽子大小,对于秘书的大概职责也就有了了解。
点过头之后,杨勇却又笑着摇了摇头:“唐人的秘书是个统称,其实工作范围还是很广的。就拿那位林总督来说,他就有很多个秘书来协助他工作。”
看着一脸不解的罗家父子,杨勇挠了挠头道:“我也只是了解个大概而已。”
“林总督在台南还是台南警察局的局长,在那边他有一个专职秘书负责协助他处理日常工作,同时监管警局秘书办公室。这个秘书办公室里的秘书负责日常文件的整理、书写、提供建议以及根据林局长的要求来进行回复和传达,相当于我大明各级官员身边的幕僚,只不过唐人的秘书各司其职,比大明官员的幕僚职责更细致一些而已。”
这是杨勇和杨禹的理解,也是大明人最容易接受的理解,所以罗家父子只是点头,算是听懂的一种回应。
杨勇又道:“东港总督府这里也是一样,对应不同的职责,林总督需要另外一套秘书团队来处理总督府的相关工作,具体是什么原因我也不清楚,总之我那位族兄就是在台南农业部门被林总督调过来直接进了总督府秘书办公室工作。”
说这话的时候杨勇的脸上满是得意,似乎是在为自己有这样一个亲戚而感到骄傲,可在罗家父子那里却是父子二人一头雾水的相互对视。
很明显这种跨领域调动在大明也不算是新鲜事,官员终究是官员,跨领域调动似乎自古就是正常现象,可没有所谓的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办这个说法。
可罗家父子是军户出身,对于这样的操作实际上是非常厌恶的,甚至会感到恶心,觉得官员们干这种事就是不当人。
总觉得自己可以管理别人,可辽东一次又一次的败局无不在说明文官指挥军队,压制武官就是在小丑跳舞,当着面丢人。
理想化,不切实际,这是罗家父子对大明文官的基本认知,至少是他们在辽东接触的大部分文官都是如此。
虽然不愿意说上官坏话,但只有父子对视的情况下,彼此默然交流一下那些文官的坏话还是没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