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新的平衡(1 / 9)
大唐立国之初,为抗击突厥,在黄河与阴山之间兴建了三座受降城,即东、中、西受降城。
中受降城便是如今朔方节度使的行辕所在,城址在后世的九原城,即包头。
时至五月,黄河水涨,到了朝廷运输粮草过来的时候,然而,朔方节度使张齐丘已往长安、太原递了好几封公文催促,一直也不见有粮草运来。
一个燥热的午后,黄河上不见船只,倒是看到北面有尘烟扬起,十余骑唐军策马赶到了中受降城下。
“天德军使特来请见节帅!”
守在城头上的士卒目光看去,只见那一队骑兵为首者长须美髯,不由叹了一口气,嘟囔道:“又是来找节帅催粮的……开城门吧。”
不一会儿,城门打开,十余骑鱼贯而入,直奔朔方节度使张齐丘的府邸。
府邸中,张齐丘正与节度判官卢秉坚计算粮草、议论请朝廷运粮之事。
“朝廷回复了,要求朔方军以军屯补充粮草,减少朝廷开支。”
张齐丘叹道:“即便要我等军屯,也该先把今岁的口粮补足啊。”
他脸色抑郁,双目无神,有些心不在焉的样子。
自从朔方节度副使阿布思叛逃,张齐丘没能及时阻拦,已被朝廷数次责罚,再加上河西节度使安思顺虎视眈眈,他自知官位肯定保不住了。如今之所以还操心着将士们的粮草,无非是“在其位谋其政”罢了,实则已是自顾不暇。
卢秉坚是个中年文士,对个人前程不甚关心,更在意的是士卒们的情绪,皱眉思索着,道:“去岁李林甫便在拖延朔方的军粮,据传,当时是监察御史薛白进言。如今换了宰相,节帅与杨国忠交情如何?”
张齐丘摇了摇头,道:“不甚熟悉。”
卢秉坚本以为张齐丘与薛白有交情,或可投靠杨国忠,闻言不由失望,抚着长须,思忖着眼前难题的破解之道。
“朝廷度支岁市粮于太原,以赡振武、天德、灵武、盐、夏诸军,费钱五六十万贯。而太原不肯运来钱粮,可见太原官吏得了授意助安思顺谋朔方。杨国忠这右相,还未掌握太原啊。”
张齐丘见他想不出更好的主意,开口道:“阿布思叛逃,朝廷追究,不过追究我一人。而若因为我使得朔方无粮,连累的却是诸将士……不如我引罪辞官,将这节度使之职让给安思顺罢了。”
“不可啊!”
卢秉坚大惊失色,劝说道:“王忠嗣被调往南诏,节帅孤擘塞北,倘若再将朔方拱手让于安思顺,使安氏兄弟雄踞四镇,岂非社稷之祸?”
不说他是否看出安禄山有野心,只看如今天下各军镇的势态,都让有识之士不安。
张齐丘眼下确实面对着巨大的压力,但他必须担起来。
正商议着,门外有将领过来,禀道:“节帅,末将有军务求见。”
张齐丘按着膝盖,准备起来,动作稍迟缓了些,卢秉坚已先行起身,上前,打开了门。
门外站着的是一个披甲执刀的年轻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