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回 聚众赌博难宽容 穷人受欺把状告(1 / 2)
其实人的嘴只有两用,一是吃饭、二是说话,而说话又是两种结果,那就是不成事就便坏事,说一句好话难使人高兴!说句坏话能让人泄气、丧气,乃至怒气冲冲!要不怎说祸从口出呢。结果李毛猴和贺粮还真恼了,双方先是对骂,一开口就是人老几辈,别说是爹娘爷奶奶,就连祖宗八代都破上了!光是动嘴还不够,接着还要进行升级,两人又动起手撕扯起来!而且谁也劝不住。常言说打人没好拳,骂人没好言,再说两个村上的人,姓李和姓贺的又都是大户,家族又有血缘关系,互相连着筋哩!也就是说,你骂李毛猴的老祖宗,整个姓李的都会不乐意。所以,两个村子都要护住自己人,两下里则就大打出手了,这一下场面就热闹了!而两个村庄都有好人和坏人,有些人还爱管闲事,往往这种人又都是半生不熟!平常都是八分不讲理,也叫无理赖三分的货,一说打架斗殴比谁都积极。
有人好说吃的是米,讲的是理,谁怕谁呀!你要是横,我比你还横!所以双方一大打出手,便就拳脚不认人,经过了一番撕扯!结果,交战双方都没占到便宜,是搞得两败俱伤。换而言之,两下里都吃了亏,没有那方为赢家,只是各自受伤轻重而已!这样,却是反目成仇了!因为他们都吃了亏,两边人都觉得自己委屈。比如,伤势较为重一点的,还得各自回去治疗修养,在水利工地上,发生了这样的情况还了得,这决不是一件小事情,哪怕是两下里都不提及,上头的人也不能依。尤其是工程指挥部的人,他们得为全局着想,此事不光影响很坏,而且又破坏了团结!如果不进行处理也说不过去,换句话说,对上对下都不好交待。
后来,上边派人经过深入调查了解,还连带有其它事情也被揭露出来,原来还成了一桩案中案!这事情本来也是由张大勇和孟怀远,两位领导进行处理,没成想问题又进一步复杂化了。由于出了岔子事情也确实难办,张孟二人也不敢自作主张,所以,他们就只好把矛盾往上交,则把这一案件推给了县里。然而有些事情就不是由,张大勇和孟怀远两人所管,哪怕就是让管他们也处理不了,无论什么事情都一样,所有问题都有它的矛盾性和复杂性。而挑起事的人本来就是由,几名赌徒所引起,哪一个都不是好剃的头,他们除了扯皮、捣鬼,平时就是胡搅蛮缠,所以,就得不让县令袁大人,亲自出面解决才是!而下面的人一般都是:
遇到困难绕弯走,碰到麻烦都会推;
县令要接此案件,困难麻烦必面对。
在水利工地上发生的事情,需要处理对于袁大人来讲,也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当然他也无法推诿,所以,无论怎样讲这一案子,他都无法推拖认真接受。前边说过,这次打架受伤者,都是由几个赌博鬼所引起,特别是那贺粮和李毛猴等人,几人还都受伤严重,要说他们也是罪有应得!因为事情全由他们身上发生。几个人又都是不怕死的,露头青和捣蛋货,一打架又是冲在前面,有人说:“这叫木匠做枷——自作自受!”也纯属于是活该!就是杀头坐牢都不亏,上边就应狠狠惩罚他们才是。然而此案情况也并不复杂,一切都比较明朗化,也叫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应该是好处理的,后经袁大人简单一问,对于一切事实经过,几个人也都全说了!也叫当事人供认不讳。
然而,县令袁大人便在工地上拍板定了案,他做出的结论是:除了全部谋收他们的赌资和赌具外,对参与打架受伤者要由双方自理,其医疗费用也是由本人自付。比如:那贺囤偷拿馍和监守自盗一事,他几次盗窃伙房粮食,转手倒卖后再进行还账问题,折算成钱共计银子不足十两,但是吃了就必须吐出来!而且还必须要加倍惩罚。因为贺囤本是利用工作之便,进行坚守自盗,除重打四十板子外,不光如数退脏,同时还要罚他文银二十两,至于其他人,除各打二十板子外,全都另罚银子五两。由其是贺囤从此以后,也不让他再当火夫了,必须下到前线工地,监督劳动改造!除了白天照样干活外,中午和晚上,还让人把他五花大绑,在水利工地上,到处进行游斗和批判,要说也完全是为了,以儆效尤和教育他人。
自从处理了贺囤和李毛猴等人,赌博及偷盗事件以后,在以后两年多的兴修水利中,施工工地上就再也没有,发生过类似这样事情!也就是说,再也没谁敢赌博了。同时,又压制了歪风邪气,打击了坏人坏事,在人民群众中,也就形成了一股正气!则使后来的工程进展,也比较通畅和顺利。很多人都深有体会的说:“也多亏了有县令袁大人,经常到工地上,亲临坐阵,亲自指挥,也使一些麻烦棘手的事情,能够得到及时处理和解决,才使得水利工程建设,一直进行得比较顺利。则就充分证明了县令,袁大人的领导才能和艺术,得以充分展示和发挥!同时也让他的理想与抱负,得到更好地实现”。
俗话说“悠悠寸草心,一片赤子情!”县令袁大人虽然人年轻,但他不怕辛苦,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却在文安县闯出了一条新路,从此也给文安人民造了福,其千秋功业,也被载入了史册。大家都知道他一身正气,廉洁奉公,铁面无私,在任县令期间,做出了突出贡献!人们都说他功德无量,这就叫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使后人永远铭记,他的光辉业绩。然而袁大人的悲天悯人,以及开拓精神与作为,也与他本人出身分不开,因为他来自于农村,家里人老几辈都是穷人,致所以他能身体厉行,严格要求,自廉自律,克勤克俭,也是由他的本质所决定。所以,他就能在闲暇无事时,常常一个人下乡微服私访,体察民情,与百姓同甘共苦和交流,主动体验人民生活,深入调查了解民情,能掌握下面第一手资料。
特别是在春种夏收季节,他还要带着表弟曹旺下乡,去帮助穷苦人家干活,有时就和农民一起下田劳动!这样以来,每年就有两三个月的时间,要到下面与庶民百姓,同吃同住,同甘共苦。他在文安任职县令几年里,全县所有乡镇村庄,可以讲他都到过!比如说哪个村子大小,甚致有多少人,又有几家有钱人,一些地主家的财产,以及家业大致有多少,他都能知道和掌握个大概。也就是说,自从袁大人来到文安后,他一边带领人民兴修水利,治沙、治碱、治理环境,一边又抓社会治安,经过两三年的治理,不光社会风气有了较大转变,其人的精神面貌也都换然一新。常言说:天有道光下清风细雨,地有道丰收五谷杂粮!然而黎民百姓最希望的,就是一年四季都能过上好生活!而如今的文安县是风清气爽,年年丰收,人民都能够安居乐业了!而且也使很多人逐步,都过上了好日子,有诗为证:
春天原野多青色,秋至五谷都丰登;
如今文安大变样,一代清官留美名。
且说这一天,袁大人吃完了早饭,就换上了一身便装,原来他要到乡下去视察!也就在要出门的时候,突然,却听到了前面的堂鼓响!不用问就知道,是有人击鼓告状,他就赶快脱去便装,又从新换上了官服,则从后面来到大堂之上。
此刻,师爷和衙役们都已经到齐,他正了正乌纱帽,便坐到了位置上,随后便发问道:“是何人在击鼓?”
有衙役回答:“禀报老爷得知,有一庶民百姓来告状!”
“噢!快把他带上来!”袁大人吩咐道。
衙役班头本姓王,他答应了一声是!接着,就向身旁的衙役使了个眼色!那位衙役马上就出去啦!而时间不长就一会儿,也叫转瞬间吧!衙役就把击鼓人带上了堂。
袁大人一瞧,对方是一位中年汉子,年龄在四十岁上下,是蓬头垢面个头不高,穿的衣服十分褴褛,身体也比较瘦弱,看样子却很憨厚,本是一位老实巴脚人。
那击鼓人进来以后便抬头张望,但见大堂之上,阴森森地鸦雀无声!衙役们都是手持黑红木杖,站在大堂之上拧眉瞪眼,个个如同牛头马面一般。又见上面坐着一位官员,头戴乌纱,身穿官袍,上绣团花!这位大老爷人虽然年轻,但却英俊严肃,其犀利的眼光炯炯有神,也着十分威风!在他面前的案上,还摆有官印和文房四宝,以及令牌、惊堂木、飞签火票等。如果没有见过世面的人,一看这样的阵势定能吓掉魂魄!而在县官大老爷的公案一头,站着一个彪形大汉,估计也是他的护卫保镖吧!……
而在另一边又同样有一桌案,那里坐着一个干巴精瘦的老头,颏下留着一绺长胡须,也似乎特别有精气神!在他的桌案上,也同样放有笔墨纸砚,但见他手提竹笔,就像是阴曹地府里的,三曹官和勾魂无常。由于击鼓者是一农民庄稼汉,来县衙大堂上喊冤告状,要说这也是他一生中头一回,可说在此以前,他也从未见过这种场面,现在他就像是丢了魂似的,被吓得浑身打战!没有来得及褪裤子就尿了一裤裆。好象是全身四肢都僵硬麻木,一点儿也不听使换了,要说从未见过这种场面的人,遇到谁都是一个样,所以他也例外!就见他慌忙跪下,作揖磕头如捣蒜!其他啥都说不出来。
袁老爷一拍惊堂问道:“下面跪的是何人?家住哪里?姓甚名谁?还不快快讲来!”
然后就听那人,吞吞吐吐和支支吾吾地回答说:“小人俺姓……姓崔,叫……叫崔仁义,家住城西北大崔岗,俺给大老爷您磕头了!”说完后又是连连叩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