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走向现实的(3 / 4)
赵工走了过去,将里面挂着的几件衣物,移往一旁,又把一个固定的挂钩扭动了一百八十度,衣柜壁缓缓滑向一旁,露出了一个电梯平台。
他走进去,关上电梯门,按下一组数字,电梯平稳的向下行。
在电梯门关上的一瞬间,衣柜的挂钩也自动翻转了一百八十度,重新回归正常。
看上去,就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基地的核心研究实验室,全部都修建在地下两公里的地方。
为了建立这个核心的地下研究机构,基地的工程队,从来到非洲之后,就一点点向下拓展,不断加固,直到下挖到接近两公里的地方,才转为横向掘进,并时刻进行固化处理,安装各种液压支撑臂。
工程到现在,其实都还没有完工!
目前只是把主要的核心研究室,全部转入到了地下,只在地面留有一些外围实验室。
而按照最终设计,他们还要再向下掘进几百米,建立一个小型工厂,囤积一批物资,用于在特殊情况下,隐秘的研制开发工作。
参与乌托邦计划的人,很多人都认为,可能他们一生都看不到这个计划实现的那一天。
因此,如何在隐秘的条件下,坚持研究,成为他们考虑的首选问题。
赵工在这以前,也是这样认为的。
可现在,随着公司实验室,光子计算机的突破,模拟系统的搭建,大多数人从中发现了一丝亮光,似乎研究就要获得突破性飞跃。
这项计划,要进行许多大型的地面、空间试验,以验证相关的研究成果。
以前,冈比亚区区一百多公里的国土纵深,他们根本无法在保证机密的情况下,进行试验。
很多测试,他们只能通过超级计算机系统,来进行理论上的验证。
进展快慢先不说,数据的真实性,就很让人怀疑。
科学是严谨的,无论理论知识再强,最后还是要进行真实试验才行。
好在现在搭建了天道系统,他们终于可以在一个相对真实的情况下,展开各种大规模的试验,在一个只有他们存在的类真实世界里,肆无忌惮的进行各种各样的试验!
想想吧!许多研究,就是因为需要进行大量,注定失败的试验,造成各种浪费,最终因为资金制约,使得研究只能蹒跚而行。
可是他们,却能够在并不额外投入的情况下,没日没夜的展开各种近乎于真实的实验,随时验证他们灵光一闪的想法,对研究的方向进行调整、修正。
这个研究进度,怎么可能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