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半圣韩文公已拍案叫绝(2 / 3)
一向包容的他倒并不觉得这篇文章的作者大逆不道,反倒觉得有些意思,他也想知道,在一个没有才气的世界,他们这些半圣,又会是怎样一番风景。
大乾84年,李贺来到国子监当旁听生,靠着自己的才华和勤勉,获得了参加进士试的名额,师长朋友们,整个东都洛京,都在期待一个天才的崛起。
然而,一场旱灾,朝廷取消了当年的科举考试,师长朋友们安慰李贺,晚一年也好,多备考一年,未必不是好事。
一月之后,父亲李晋肃去世,照例,李贺要守孝三年。
“无稽之谈!”
“一场祈雨文会就能解决的事情,会让朝廷取消科举?”
“能不能闭嘴?作者开头就写了这是一个没有才气的世界,你祈你……”
韩愈没有理会底下学子们的争论,继续看下去。
大乾87年,守孝期满的李贺再次回到东都洛京,正值此时,韩愈也来到了洛京。
在大乾,所有参加科举的士子都会在考试前拜谒文坛大佬,声名赫赫的韩愈,自然也收到了大量士子投卷的作品,爱惜后辈的韩文公,来者不拒,一一批复,可惜,桌案上堆满了卷轴,却没有一篇是让他满意的。
直到,他看到了李贺的《雁门太守行》,当读到“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时,他看向李贺的眼中,既有惊艳,又有欣慰,还有慈爱……
终于,河南府试开考,李贺以《十二月月词并闰月》为题,写了一组诗,共十三首,才华都快从试卷上淌出来,不出意外,他高中了举人,拥有了举进士的资格。
但李贺的喜悦并没有持续几天,就被府衙告知,他的举人资格被需要了。
因为,他父亲李晋肃名字中的晋跟进士的进同音,按规矩,李贺要避讳,所以不能参加进士试……
看到这,所有人都沉默了。
如果说之前因为大旱而取消科举大家认为是无稽之谈,那么现在的避讳,就让他们感同身受了。
他们不止是要避父讳,还要避讳皇帝的名字,祖父的名字。
因犯讳而被贬官、打入大牢者,在大乾并不少见。
并且,他们知道,这件事也并非虚构,如今已经是半圣的李贺,当年真的遭遇过这样的事情,若不是他才华横溢,以儒道成圣,或许……
文宫上方的韩愈怒拍案几,他早就觉得这避讳之说过于荒诞,屡次上书要求取消这无稽的律令。
可惜儒者讲究天地君亲师,讲究忠孝,不少儒者认为,避讳一事,便是忠孝的体现,即便是半圣,韩愈最终也是无功而返,此事无疾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