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3 世代交替(1 / 2)
马迪-费什,曾经和罗迪克一起,被誉为桑普拉斯、阿加西等等美国网球传奇一代的接班人,然而竞技体育的残酷却从来不会心慈手软,大浪淘沙一般地让一个又一个天才泯然于众人,重新回归平凡。
费什,可以算是其中一员。
职业生涯最高世界排名第七,大满贯最佳战绩八强——澳网、温网、美网各一次却也只有一次而已。
不仅从来没有能够在大满贯闯入四强,而且职业生涯从来没有赢得大师赛冠军,哪怕五百积分赛也没有,仅仅只有六座两百五十积分赛冠军;更遗憾的是,四大满贯都有不止一次首轮出局的经历。
从任何一个角度来说,这也不是“顶尖球员的职业生涯”,甚至第一梯队也略显勉强,名人堂应该机会渺茫。
但为什么费什始终被认为是美国网球一个不可忽略的人物呢?
其实,费什是一位天赋出众的球员,尽管出身北美硬地,而且职业生涯表现最好的赛事几乎都在北美本土;但他和罗迪克不同,他不是典型的硬地球员,他的击球手感和线路布局充满了灵感和想象。
他分别击败过费德勒、纳达尔,也多次击败过德尔波特罗、瓦林卡、伯蒂奇等等,多次闯入大师赛四强和决赛,却总是在关键时刻缺少一口气——
在四次大师赛决赛舞台上,分别面对罗迪克、费德勒、德约科维奇、德约科维奇,他全部都抢下一盘,却在决胜盘遗憾失利。
一方面,伤病是严重阻碍。
这位击球充满灵感和细腻的球员,职业生涯不止一次遭遇手腕伤病,甚至在2005年差一点点就退役。
另一方面,则是焦虑问题。
2012年,费什先是受到心脏疾病的困扰,而后又患上严重的焦虑症,随后两年时间参赛数量寥寥无几。
经过漫长治疗和调整,费什终究还是没有能够重新回到赛场,今年七月,他宣布美网结束后正式退役。
归根结底,费什现身说法,以自己为案例,首次让人们意识到——
职业球员,在成为球员之前,他们首先是一个普通人,会愤怒会紧张会焦虑会不安会胆怯会犹豫的普通人,在压力巨大的竞技体育环境之下,和普通上班族一样,他们也面临巨大压力,存在心理问题。
在费什之前,其实人们一直都知道问题的存在,却没有人提起也没有人讨论,更不要说给予任何重视了,因为这不利于商业推广、也不利于品牌包装,赞助商们和赛事组织者们并不希望看到这些讨论。
然而,费什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尽管微弱,并且一直到多年以后才真正被重视,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是这样一个道理,必须出现第一颗火种,否则就没有后续。
费什的声音,格外珍贵。
一位拥有天赋并且具备实力的潜在顶尖球员,却因为伤病以及心理困扰而在登顶之前停下了脚步,这样的故事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肯定不是第一次第二次,但费什让人们听到了他的声音,这就不一样。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正是因为如此,费什始终拥有一个特别的位置,也许没有那么重要没有那么辉煌,却始终都存在着。
其实,时隔十八个月重新回到赛场,费什依旧展现出不俗的竞争力。
在辛辛那提,首轮干脆利落地横扫特洛伊基,次轮面对穆雷苦战两盘落败,“4:6”、“6:7”的比分非常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