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地方上的财务问题(下)(1 / 3)
除了供销社之外,朱厚照的银行、官营公司、承担的社会责任和赚取的资金都不低。
还有一些对于经济作物的推广业务。
通过人为、系统的整理,大明勉强完成了百分之五十左右的市场协调。
可就是这么百分之五十的市场协调,就给大明换来了高速运转,以及海量的利益。
信息,在朱厚照这边,几乎没有闭塞。
缺什么、有什么,朱厚照和下属的团队,都一清二楚。
那么效率提升了,自然能惠及更多的人。
未来发展到海外,也是一样的道理。
市场+计划,市场负责运转,计划负责兜底,两者有机互补,弥合发展差距,那么世界就能运转得更加润滑。
中庸,注定了中国人,必须立于正中间,偏颇了,就会歪。
朱厚照看了一会儿供销社的地图,转头来到了隔壁。
这张地图上,已经画上了最新完成的一段铁路:长春——沈阳——旅顺线。
以及,一条海上的航运线旅顺——仁川——青岛。
仁川的位置,朝鲜的王畿入海口,就跟手掐住脖子一样,让整个朝鲜上下,几乎无法喘息。
朱厚照想起了最近朝鲜屡屡传来的异动。
南衮为首的朝鲜本土人,极力反对大明租借朝鲜港。
朝鲜都护张鹤龄,带着几千人马屯驻在朝鲜汉城南边的水原城中,每日交游朝鲜士林派系,跟他们一起卖南部朝鲜的人口,发往大明,换取大明刊印的各种四书五经和唐宋抄本。
进一步弥补朝鲜他们的不足,也顺道从大明现阶段发展出来的圣学派系,吸纳来一批文书,使得朝鲜失势的士林派,更加朝着大明靠拢。
老实讲,朝鲜国上下都没想到,朱厚照会委任朝鲜都护来朝鲜国。
毕竟老朱家懒得管藩属内政也是由来已久,朝鲜内部好几场政变了,大明朝廷往往都是嗯嗯知道了,然后不册封,也不带人来讨伐,等过个几年,换个老板,或者朝鲜上贡了好东西,就把册封诏书发下来了。
而这一次,朝鲜都护的设立,让警惕于大明变化的朝鲜国主李怿,一下惴惴不安起来。
生怕朱厚照会将都护转头变成朝鲜巡抚,直接将朝鲜国变成大明朝鲜省。
不过好在,都护过来是协调朝鲜国内和大明的贸易问题。
张鹤龄自己也是个混球,每天在水原不是吃喝玩乐,就是跟着士林派买卖人口,赚钱。
本来李怿算是对张鹤龄放心了一点,可惜张鹤龄后边买卖人口从每年六七千,猛增到上万人,甚至还在朝鲜南部到处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