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休戚与共(3 / 4)
房遗爱个头小,年纪也小,在众学兄面前,他只是一个孩子罢了。
可现在,他边掉着泪,一个个地称谢。
大家纷纷摸摸他的头,表示以后出门在外,报我的名字。
这事闹得有点大,可也一下子恢复到了原来的生活模式,到了次日,又是一场摸底考试。
对于考试,这些家伙们早就习惯了。
他们已不知经历了多少场考试。
房遗爱本是在医嘱之中,让他好好休息两日。
不过他很倔强,何况是少年人,身体恢复得要快一些,一大早,也提着考篮,到了模拟的考场。
所有考试的程序,大家已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纷纷迅速地进入了考场。
考试的心态,他们也早已摸透了。
其实考试这东西,本质上是很考验人心理的。
若是考试不多的人,往往容易紧张,甚至有人容易心慌失眠。即便是心态较好的人,中途有太多的程序,也很容易出错,一出错,便容易精神紧绷。
当然,考试时怎么拟稿,差不多什么时间进行破题,说穿了,时间管理,其实对于考生而言,也很重要。
在有限的时间里,将这考试的时间榨取干净,本身也是一门学问。
只有通过一次次的考试,慢慢根据自身的条件进行调整。这样,方才可以做到万事俱备。
房遗爱对此,可谓是耳熟能详了,他现在可算是时间管理大师,哪怕现在浑身的伤口还在痛,却也不疾不徐地坐在了考棚里,他先慢慢的磨墨,而后等放题出来。
既然是模拟考场,那么一切都是还原考场规则的,放题的时候,会有专人举着上头写着题目的木牌子经过每一个考棚,而考生们不得喧哗,不得放出声音,抬头看了题之后,随即在空白的纸张上做题。
房遗爱下意识的抬头,看到了那木牌上的题了。
只看这题,他便不禁苦笑。
今日的题,又难了。
而且难度陡然增加了许多倍。
因为此题又是搭截题,而且还是从《中庸》和《大学》这两部经书上各抄录了只言片语,然后凑在了一起。
不同的书,所叙述的理念会有不同,而且两本书不同抄录的只言片语,想要从这只言片语里得出原文,就极考验你对两本书的熟悉能力,否则,你可能连题目是什么意思,都看不懂。
而要在两个不同书,不同意思的词句之中,还要作出一篇洋洋洒洒的文章,那便更加难上加难了。
出题的人,十之八九就是虐待狂,或者是个十足的变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