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一马平川怎么防?(1 / 4)
其实说到这里,高粱河这一战真的是特别可惜。宋军并非没有取胜的可能。
首先,宋军战斗力不俗,且有兵力的优势。赵匡胤时期非常注重情报工作,曾经对辽国作了深入的侦察。
这个时期辽国可以进行野战的精锐兵力不过1万人,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是护卫皇帝的亲军,叫做翰鲁朵。
按照规定,每代皇帝都有一支这样的部队(开国皇后述律平也有一支,皇帝生前这些人伴随左右护驾巡行,皇帝死后他们去守灵,随着老皇帝逝世,翰鲁朵力量也在逐渐削弱。
新皇帝上任后会重新组建自己的翰鲁朵,同时将之前的翰鲁朵精锐集中起来,即诸翰鲁朵共同护卫现任皇帝。
高粱河之战时,辽国的翰鲁朵军力大约在3万人。除非遇到紧急情况,这支部队一般是不动用的。
翰鲁朵并非只是一支部队,而是类似于部族性质的军政民综合体,只不过这个综合体是从其他的部族中被抽调单列出来,由皇帝(或皇后等直接掌握,地位也最高。
第二就是部族军。
这主要来自契丹各部族的常备军,其中的绝对主力就是分别隶属于北院大王指挥的五院部军和隶属于南院大王指挥的六院部军。
高梁河之战的时候,耶律斜轸率领的就是六院部军,后来耶律休哥增援幽州,带领的是五院部军。
除此之外,一些契丹的部族首领仍然可保留一部分私兵,但因为契丹强干弱枝、巩固皇权的举措,这些私兵数量被限制的极为严格,少数能有近千人,大部分在数百人之间。
所以这些力量不在万不得已之时,皇帝是不会调用的,因为性价比太低。
契丹作为游牧民族,实行的是兵民一体,遇有战事则征调部队,而这些部队的兵器、战马、粮草、器械等皆由兵士自行承担,国家也不补发军饷,所得所获皆依赖于抢掠。
这种制度虽然能够减轻财政负担,且可以在需要之时动员极大比例的民众转为军队(男子15岁至5岁皆可成军,但也同时注定了和平时期国家不可能维持数量庞大的常备军(或可看做职业军。
所以翰鲁朵、部族军就是辽国常设、常备、常训的精锐部队。
所以这次太原之战到高梁河之战,契丹先后派出了耶律敌烈(耶律沙、耶律斜轸、耶律奚底、耶律休哥四批次部队,可以说已经是在面对宋军突然攻击时派出了绝大部分的精锐常备军。
(其实在支援北汉的时候,还有一支部队,但那支部队没有参加白马岭之战和后来的幽州之战。
可是即便在此种情况下,仍然与宋军对决没有取得优势。
所以综合宋军的战力和兵力相对于辽军是有优势的。
其次,宋军有突然进攻的优势。
在辽军多年未与宋军主力交战且不知其底细的情况下,面对宋军的突然袭击,辽国上下都应对不足、惊慌失措。
从宋军入境后岐沟关、涿州皆是不战而降,一直到幽州保卫战的十多天时间里,先后有四波官员带着部队投降可见,宋军此次的突然袭击是有极大的震撼性和杀伤力的。
如果在做好充分战役准备的情况下,宋军很有可能在幽州战场取得先手优势并持续巩固这种优势,并最终依靠体量优势取得战役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