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一马平川怎么防?(2 / 4)
就如同诸葛丞相北伐的时候,最好的机会就是第一次出祁山,打了国力军力都占据优势的曹魏一个措手不及,如若不是马谡失街亭,那么蜀汉极可能一战而定陇西,进而改变双方的实力对比。
同样的道理,宋军高梁河之战在占尽先手优势、以有备攻无备的情况下,没有一击而中,那么这就会促进辽国上下觉醒,逼迫着辽国转入战争动员状态,甚至是发挥自己优势,由被动防御转为主动进攻,而这将是宋军的噩梦。
此前我们提到过了,辽国以骑兵为主,长于穿插进攻,短于要点防御。
宋军主动进攻,在幽州城下决战,等于是逼着辽国用骑兵冲击阵地,是用自己之长打对手之短。
可是如果辽国转入进攻而宋军防御,在没有类似幽州这样的关卡要地情况下,平坦的华北平原将成为辽国肆意穿插进攻的跑马场。
若要分兵守卫,则处处兵力不足,若要集中兵力决战,则又会因为部队机动性的优势受制于人,步兵追着骑兵去决战,那画面想想都很美。
更何况,辽国军队已劫掠为主,不依赖后勤补给线,完全可以无视前沿据点直扑宋朝内地核心。
宋朝由主动进攻变为被动防御,将迫使决策者在河北地区施行坚壁清野的办法,会极大的损害河北地区的生产,而且相应的兵力驻屯、工事构筑等国防开支也要迅速的增长,从此背上沉重的财政包袱。
开封这个国都,紧邻黄河、无险可守,一旦河北前沿被敌人突破或者绕过,稍不留神就会被兵临城下甚至一波带走。
赵匡胤当年在猛将如云、兵甲锐利的情况下,都能深谋远虑的考虑迁都之事,正是底线思维针对这一情况做出的应变,还是那句话:“未虑胜而先虑败”。
所以,宋军若要收复燕云十六州,一定是要在准备充分的前提下力求一击制胜,坚决不能留给辽国打反击的机会。
明白了这些,才知道赵光义高粱河一战的决策是多么的草率、业余、不负责任!
但是现在说什么都没用了,宋国上下只能立足于辽国即将展开报复的残酷事实。
既然是要开始防御作战,我们现在就只能把目光从燕云地区转向河北和山西地区了,来看一看宋朝在北疆的防御体系。
河北方向:
宋辽两国边界线为:东起大沽口,以白沟河、南拒马河为界河,向西之太行山飞狐口(又称飞狐陉,太行八陉之一,连接山前山后之要冲
在霸州(今河北霸州,即柴荣北征时所取益津关改名霸州及沧州(今河北沧州以东地区,尤其是今天天津附近的滨海地区,为泥泞沼洼地带,每逢雨季尤为难以行军。
故而霸州以东地区不是宋辽双方攻防的重点方向,太行山至霸州才是双方的主要作战面宽。
整个河北方向,宋朝的防御部署自北向南可分为三线:
最北端是易州(今河北易县凸前,以易水、拒马河为依托,雄州(今河北雄县、霸州、遂城(今河北徐水县遂城镇一线;
中间的二线则是沿滹沱河,由瀛洲(今河北河间市,后改为河间府、沧州(今河北沧州、冀州(今河北衡水冀州区、贝州(后改为恩州,今河北清河县、邢州(今河北邢台等一众要点构成。
最南端则以黄河为第三道防线,由黄河沿岸的大名府(今河北大名县、滑州(今河南滑县、澶州(今河南濮阳、濮州(今山东鄄城、郓州(今山东郓城县、德州(今山东德州、棣州(今山东惠民县、齐州(今山东济南。
上述为依据地理形势划定的三道防御纵深线,但其中最为关键的则是处于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之间的镇州(今河北正定、定州(今河北定县、高阳关(今河北高阳县东及瀛州。
这几处地域既不处于国境一线,又拱卫身后防御,且相互交通便利,历来作为宋军北方防御之重点机动兵团部署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