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1 / 7)
武捷威的父亲叫武装,是一九四八年冬季当兵离开上海的。
当兵之前,也就是十五岁之前,他在上海“西沪电影院”当童工,也就是类似于现在的打杂工。
武装主要的工作是以清洁卫生为主,兼做给老板买烟买酒买吃的跑跑腿什么的,哪天老板高兴,还让他当几天的检票员,站在影院门口给观众检票,那是他最乐意干的活,特别是当那张拇指大小的影票,在武装的手里被揪去一角时,心里的那种感觉特别舒服。
别人看电影是要花钱的,他看电影是不花钱的;不但不花钱,有时候还能捞钱。
捞钱可不是偷钱,是散场以后打扫卫生的时候,偶尔能在地上捡到一两个铜板,或是糖果钢笔怀表什么的。有一次他竟然捡到了一枚金戒指。
老板有规定,说捡到贵重的东西要上交给老板,老板说要看捡到的东西值多少钱,酌情给予奖励,武装心里想:“狗屁的了,用不着你奖励,我自己奖励自己的了。”
于是,武装就把捡到的金戒指交给了武捷威的阿婆,阿婆就把这枚金藏到了楠木箱子底下,武装成亲的那天,这枚金戒指就戴到了武捷威母亲的手指上,直到现在还戴着呢。不过武捷威的母亲不知道是武装拣的,还以为是武家给的彩礼呢。
也许是成天价看不花钱电影的缘故,武装渐渐对电影画面不感兴趣了,却偏偏对电影里发出的声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到了痴迷的地步。
有人跟他说那是乐器演奏发出来的声音,大上海有卖那玩意的,于是乎,武装去了几个买乐器的商店,贵的买不起,就缠着母亲给他便宜点的口琴和二胡。
由于他对音乐有着超强的感悟力,用了几年的时间,就对口琴二胡竹笛的演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改变武装命运的机会来了。
那年夏天的一个傍晚,他在弄堂里给左右邻舍拉二胡听时,引起了一个从bj回上海探亲的军人的注意。
此人叫陈学忠,三十七八岁,高个子国字脸,虽说是上海人,却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字正腔圆,他见武装小小的年龄,居然能拉出这么高水准的二胡,笑着说:“小老弟,拉的真不错,快弓跳弓拨弦颤音技巧用的好……你这是跟谁学的?”
“影院的老板,他教我的……我还会吹小号呢。”武装说。
“真的?”陈学忠一听说武装还会吹小号,立马来了精神,伸着脖颈仔细端详着武装的嘴型,又伸手扒开武装的嘴唇,笑了笑说:“嗯嗯,好、好啊……哎小老弟,我家里有小号,你吹个曲子给我听听呗?”
“行,你把小号拿来……”
陈学忠回身进了屋,没一会儿,拿出来一个锃光瓦亮的小号递给了武装。
武装这才知道,这几天弄堂里的小号声,原来是这位当兵人吹出来的。
武装接过小号,抚摸着问陈学忠:“吹什么曲子呀?”
“你在影院工作,电影看的多,就吹电影里的歌曲。”陈学忠说。
“那就吹一首《四季歌》,是电影《马路天使》里的插曲。”武装说。
“好好,欢迎,我们都鼓掌……”陈学忠撺掇左右邻舍乘凉的人跟着鼓掌。
武装憋足了劲,一口气吹了两遍。
陈学忠带头又鼓掌,细心地指导性地纠正了武装吹奏时的几个薄弱环节,之后,又让武装吹了两遍。
“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啊。”武装感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