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改变历史走向的对话(2 / 4)
“正如朕在招贤令里所写的那样,我们的思维方式要变得直接,有效,才能再现燧人氏发明燧木取火,将人类和猴子从根本上分开;才能再现第一个发现铜矿石,加热后冶炼成铜,将人类带入青铜时代,这样的盛况。”
“谁来说说,朕说的思维方式更直接,有效,是什么意思?”
朱由检说道这里,停了下来。
台下,三百二十四名拼凑起来的队伍,一时之间竟纷纷沉思起来。
一旁,书办正紧张的记录着这场演讲里朱由检和接下来互动的每一个字。
“皇上,学生宋应星,认为所谓更直接有效,就是若是直接去记录万事万物,然后总结它们什么情况下会发生,什么情况下,不会发生。”宋应星已经将朱由检看作自己的恩师了,这个学生也说的尤为自然,真诚。
朱由检听了宋应星的话,在脑子里过了一遍,竟发掘这宋应星对自己招贤令理解的十分深刻。
“宋应星,你回答的非常好,那你说说,你曾经作过什么样的观察?”
宋应星低下头,想了想道:“学生发现,江南麦花夜发,江北麦花昼发。”
什么?一时间,朱由检都以为自己听错了,就这?但是考虑到宋应星的积极性此时不宜打击,朱由检说的还是非常委婉。
“宋应星,你回答的很好。这就引出了我们要说的另一个话题,那就是不间断的重复观察。”
宋应星仔细品味这句话,发现皇上竟是否认了他的论断,不禁有些大囧。
深怕再出什么乱子的朱由检,不给宋应星接着说话的机会道:
“所谓思维方式更直接,有效,说的就是,尘归尘,土归土。”
“什么叫尘归尘,土归土?比如说,星星归星星,而不是上天降下要惩罚朕的信号。”
这句话一出,这三百号人里,有一大半都懵了,他们是真没想到,皇帝的第一刀,砍向的竟然是天文。
而在朱由检看来,这再正常不过了,因为纵观科学发展史,无疑是天文学的进步带动了人类发展,若是不解放天文学,那还谈什么科学发展呢?天文学,也必将继续是不可触碰的禁忌。
“学生谈迁,皇上,君权天授,此乃万世不易之说,若天象与皇上无关,皇上何以治天下?”
谈迁,国榷的作者,此时的他已有三十三岁,二十五那年,他立志写一部明史,历经六年多,终于写就,但手稿在去年被偷。
如果是一般人听到这个故事,肯定会说,可能就没有这本书。
但是历史上的谈迁,又花了三四十年,写了一本长达四百万字,更完备,更严谨的国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