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三位名相(上)(2 / 2)
留守京师。咸平二年(999年,李沆等人呈上重修好的新编《太祖实录》。当年的十一月,辽军侵犯边境,宋真宗首次亲征,李沆被委任为东京留守,坐镇后方。由此可见,宋真宗对李沆的信任器重。李沆留守东京,不杀一人,但京师秩序井然。咸平五年(12年,李沆加职尚书右仆射。
备极哀荣。景德元年(14年,七月初三,李沆在早朝时突然感觉不适,就请假回府。真宗听说后,命令太医前往诊断。第二天,真宗亲自驾临探望,赐与白金五千两。真宗刚刚回宫,李沆就病逝了,享年五十八岁。真宗闻讯,非常悲痛,再次到李沆家中,拜灵痛哭。拜灵结束,真宗对左右说:“李沆作为宰相,辅佐我八年之久,忠心善良,纯正厚道,始终如一。怎么也没想到他竟然不能享有长寿呀!”说着说着,真宗又哭了起来,泣不成声。旋即,真宗下诏,为李沆辍朝五日,追赠其太尉、中书令,谥号“文靖”。为了表示恩宠,真宗命令,录用李沆的弟弟、儿子、侄子、外甥等多人为朝廷命官。
乾兴元年(122年,宋仁宗下诏,李沆配享宋真宗庙庭;宝庆二年(1226年,李沆逝世2年后,宋理宗赵昀模仿唐太宗的凌烟阁,图二十四功臣神像于“昭勋崇德阁”,李沆位列其中;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李沆与历代功臣四十人从祀历代帝王庙宇。
其次,再让我们了解一下李沆的主要功绩。传说,有一天晚上,宰相李沆读书读到很晚,才上床休息。到了半夜时分,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西汉的丞相曹参和宋朝的宰相赵普的灵魂结伴来到床前,二人对李沆说:“你想和我们一样,成为当世名相吗?”李沆答道:“那是自然。我辛辛苦苦,忘我工作,就是想成为一名贤相,成就太平盛世。可怎么才能成为贤相呢?请两位先生赐教。”曹参说:要想成为贤相,其实非常简单。当年我身为丞相,前面的丞相萧何已经制定了完备的规章制度,所以我就坐享其成,照章行事,政事得当,还很轻松。你的老前辈,面前的赵普,也制定了完备的典章制度,你也可以学学我,来个“萧规曹随”,岂不美哉!赵普微微一笑,对李沆说:当年我为宰相时,读书不多,但是我熟读《论语》,能够活学活用,政事处理得合适得体,深受太祖喜爱。你要想成为名相,不妨学我,也以《论语》治理天下,定会让你心想事成!李沆刚要向二人答谢,曹参和赵普已经飘然而去。此时,一声雄鸡啼鸣,惊醒了李沆,原来是南柯一梦。从梦中醒来的李沆,不断琢磨梦中的事情,终于悟得为相之道:清静无为,政简少变。宋真宗曾经向李沆询问治理国家的锦囊妙计,李沆答道:“无他,不用浮薄新进喜事之人尔。”澶渊之盟签订以后,北宋和契丹关系融洽,天下太平,政事堂的事情一下子少了很多。参知政事王旦就劝李沆,我们宰执们终于可以悠闲自得,享受几天好日子了。李沆却充满忧虑地说,边疆安定,固然是好事。恐怕皇上容易产生奢侈放纵的想法。王旦对此不以为然,认为李沆是杞人忧天,庸人自扰。李沆经常将各地的旱涝灾害和盗贼之事上奏真宗。王旦认为,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应该麻烦真宗处理,皇帝应该管理国家大事。李沆说,皇上年轻气盛,应当让他知道四方的艰难。否则,皇上或者迷恋声色犬马,或者热衷大兴土木,或者追求穷兵黩武,或者迷信祭祀祈福。我如今年事已高,可能看不到这些了。但这些将是你王旦的忧患呀。果不其然,李沆死后,真宗认为宋辽修好,西夏归服,就装神弄鬼,东封西祀,大建宫殿,劳民伤财。王旦这时才认识到李沆的先见之明,叹息到:“李文靖真乃圣人也。”自从做了那个梦后,李沆每天都要阅读《论语》。曾经有朋友问他,为何还要阅读这种年轻时早就读过的书。李沆答到:我身为宰相,像《论语》中的“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还是值得学习的。孔子的这句话,意在告诉大家从政应该遵循的三大原则:第一,“敬事而信”,这是从政应有的态度;第二,“节用而爱人”,这是从政者应该掌握的治理方法;第三,“使民以时”,这是从政者必知的基本要求。
再次,让我们欣赏下有关李沆的逸闻趣事。
逸闻趣事一:无口匏
根据宋代文莹的《续湘山野录》记载,李沆为相时,在接待宾客的时候,常常沉默寡言,半天不说几句话。大臣马亮与李沆同年出生,又与他的弟弟李维交好。马亮对李维说,“外面的人都在议论说,你大哥是无口匏——没口的葫芦。”现在我们常说的“某某是个闷葫芦”,就是从这里来的。李维趁着喝酒的机会,把马亮的话告诉了哥哥。李沆笑着说,这事我早就知道了。缙绅中李宗谔、赵安仁算是当今的杰出人才了。但是每次我与他们交谈,他们的话都不能给我任何启发。其余的人就更不用说了。所以,与他们谈论时我就会很少说话,他们说我是无口匏,就让他们说去吧。我就是个无口匏,又能怎样?
逸闻趣事二:一面皆目
李沆为人厚重寡言。他虽然住在京师,却很少与人交往。一天,突然有人乘着轿子前来拜访。下轿的是一个妇人,她用纱遮着面目。妇人的脸虽然被遮着,但她的仪容风度却很美。妇人进入李沆的房内交谈,许久后才出门离开。众人大感诧异,认为李沆这样的贤人,竟然和这种人交往。于是询问李沆原委。李沆只是模棱两可地回答:“也就是说说我的前程之类的话,不足以相信!”一再追问,李沆才说,你们见过她的脸吗?一面皆目——满脸都是眼睛!众人大笑,方才知道那个妇人为何以纱遮脸,原来她是满脸的麻子!
逸闻趣事三:识人之明
宰相寇准与丁谓是莫逆之交。寇准认为丁谓很有才华,所以多次向李沆推荐他,李沆却充耳不闻,始终不用丁谓。寇准因此询问李沆,李沆说,看他为人处世,可以让他职位居于别人之上吗?寇准回到:像丁谓这样的人才,相公(宋朝对宰相的称呼能一直抑制他使他居于他人之下吗?李沆笑着说,将来你后悔的时候,就会想起我今天的话了。后来寇准被丁谓排挤,才想起李沆的话,可是已经太晚了。寇准赞到:李文靖真有识人之明呀!《历代群英歌》载:潘美征伐多绩,李沆先见知人。
逸闻趣事四:不议他人
李沆为相,特别不喜欢议论他人。秘书监胡旦被贬商州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得到召用。胡旦与李沆曾经一起担任知制诰,他听说李沆担任了参知政事,就写信祝贺。在信中,胡旦历数四位前任宰相的不是,议论他们的过错。同时,极力称赞李沆,恭维李沆,想要依附李沆回京任职。李沆看过信件,面露忧愁,生气地说到,我之所以为相,只不过是运气好而已。在背后议论他人的是非,我是不会做这样的事情的,更何况为了夸奖一个人而贬低四个人呢?李沆为相期间,胡旦始终未被召用。
逸闻趣事五:公正无私
一天晚上,真宗派太监拿着自己的手诏到两省,想让宰相李沆升刘娥为贵妃。李沆竟然当着太监的面,用蜡烛烧掉了诏书。不仅如此,他还对太监说:“请回去告诉真宗,你就说李沆认为此事绝对不行。”这就是成语“烛烧诏书”的来历。
驸马都尉石保吉,是北宋名将石守信的儿子,也是宋太祖次女延庆公主的丈夫。石保吉想做“使相”,便去求真宗。真宗感觉自己和父亲对不起太祖,就想利用这个机会送给驸马都尉个人情。真宗将此事与李沆商量,李沆说,石保吉没有攻城略地的赫赫战功,也没有百姓爱戴的政绩,如果让我给他无缘无故地授予官职,恐怕众人的非议就会到处流传。过了三天,真宗又向李沆提及此事,李沆公正无私,坚持原议。真宗也无可奈何。直到李沆去世后,石保吉才被授予武宁节度使、同平章事。
逸闻趣事六:宽厚长者
李沆有宽厚长者的美誉,曾经做过替人养女的事情。他家中的一位仆人,因为欠别人购买宅子的数万钱财,在一天夜里突然逃跑了。仆人的女儿年仅十岁,仪容美丽,非常懂事,她愿意把自己卖到李沆家中做事,替父还债。李沆非常同情她,让自己的夫人,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对待这个女孩。从此以后,李沆夫妇就将女孩养在家中,关怀备至。等到女孩成年后,李沆夫妇为她找好人家,陪送嫁妆,行了“结缡礼”,方才嫁了过去,女孩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普及一下,所谓的“结缡礼”,是古代嫁女的一种仪式。女子临嫁,母亲给女儿结上佩巾。结缡礼在历史上出现的时代很早,因为《诗经》中就有记载。《诗经?豳风?东山》中就有这样的诗句:“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很多年后,逃跑的仆人回来了,闻听此事,深深地被李沆的情义感动。李沆病重,仆人学习介子推,“割股疗亲”,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熬成羹汤给李沆喝。李沆去世,仆人夫妻为李沆守丧三年,一时间此事传为美谈。
李沆做宰相时,有一位书生叩马献书,批评李沆的缺点。李沆非常谦虚地道谢:等我回家后,我定当详细阅览!不想,书生大怒,责骂李沆到:“你身居宰相高位,却不能达济天下,还不引咎辞职,杜绝贤能之士的仕途,你不感到惭愧吗?”书生的话,可谓言辞犀利,甚至尖酸刻薄。但是李沆却并未生气,他心平气和地说:“我屡次请辞,无奈皇上都没允许,所以我不敢走呀。”
逸闻趣事七:一切报罢
李沆为宰相时,曾经说到,身处要职实在没有什么好处。朝廷内外官员陈述的利害,都要上报,确定是批准还是不批准。其实,实行一件事,就要使很多人受到伤害。奸邪小人只图升官发财,他们哪里会考虑到对人民的虐害呀!陆象先说的“庸人扰之、杞人忧天、鳃鳃过虑”就是这个意思。
第四,让我们评价评价李沆的功过是非。李沆的主要功绩,在于他兢兢业业地辅佐宋真宗,防止宋真宗滋生奢侈之心、起用奸邪小人,君相二人同心协力,终于开创了“咸平之治”。当然,李沆也不是完人,他做宰相时,也有为政上的过失错误。在宋朝和西夏的较量中,灵州问题争论纷纷。有人主张坚守,有人主张放弃。李沆是放弃派,他的观点深刻影响了宋真宗的战略决策。后来灵州失守,李沆是有责任的。此外,李沆的为政理念是“清静无为、政简少变”,这是符合宋真宗登基初期的社会现实的。但是,李沆做得可能有点过分,反而失去了很多创新改革的机会,最终促使宋真宗成了名副其实的守成之君,导致冗官冗兵问题的日益突出,为宋朝的发展埋下了祸患。翻阅历史,你会发现,四十多位的帝王将相、文学大家都曾评价过李沆。这从另外的角度说明,李沆在宋代历史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李沆的个人作品,传世之作并不多见。《全宋文》中录有李沆的文章,《全宋诗》中选录了李沆的三首诗词。李沆写的诗词《题六合塔》如下:
经从塔下几春秋,每恨无因到上头。
今日始知高处险,不如归卧旧林丘。